李秋萍,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自1986年以来一直从事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工作。历任中华护理学会华东护理分会理事,中华护理学会江苏省护理分会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学会无锡市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高等医药教育研究会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Community leader of the Pi Iota Chapter,Sigma Theta Tau International,Honor Society of Nursing;《中华护理教育杂志》和《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编委,Psycho-oncology和Euroopean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杂志审稿专家。近年来,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论文20篇),主编、参编护理专业教材12部(其中主编6部,副主编2部),编写专著3部。
林毅,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讲师。1999年以来一直从事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工作。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护理专业教材3部,副主编、参编专著3部。
《肿瘤全程关护》:
第四节 肿瘤专科护理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肿瘤专科护理的主要内容
肿瘤专科护理的主要责任和义务:针对肿瘤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计划;与肿瘤学科团队密切合作,达到可以实现的健康目标;与肿瘤同事和其他医务人员分享知识和经验;研究和识别肿瘤相关的问题;开展肿瘤研究改善肿瘤患者的治疗;创造支持性环境,给肿瘤患者希望和士气;治疗期间提供患者和家属希望得到的信息;密切监护患者的进展;记录患者的抗肿瘤药物或特殊治疗的反应。依据全程关护的各环节,包括从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到健康管理和监测,肿瘤专科护理的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
1.预防积极宣传防癌知识,开展癌症预防、治疗、康复知识教育,促进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2.筛查通过适当的健康教育,帮助识别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开展防癌普查,对高危人群注重跟踪调查。
3.诊断对于确定诊断的患者,应及时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及时、适当的心理支持,以帮助他们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4.治疗为肿瘤患者提供直接照护及系统的护理和有效的症状管理,如预防和减轻化学治疗(化疗)、放射治疗(放疗)等引起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为肿瘤患者家属,尤其是家庭照顾者提供支持、鼓励和指导家属在照顾患者的同时,注重自身健康状况,做好自我照护。
5.健康管理为患者康复过程中提供连续的关怀和照护,如对患者实施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全面立体式照护。为患者提供治疗后的整体康复指导,如身体功能的康复、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期患者的照顾多由家属完成,应注重家属的指导和支持服务。
6.监测调动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为肿瘤患者提供各方面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患者重返社会。对于病情恶化或终末期患者,应指导和实施临终关怀服务,保护患者的尊严,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应做好家属的支持和指导服务,包括居丧期家属的心理支持。
二、肿瘤专科护理的特点
(一)独立的专业实践领域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增多及肿瘤疾病的特殊性,如肿瘤的预防保健、筛查、早期诊断治疗和康复、姑息治疗、临终关怀等整个治疗护理过程具有独特的专业理论和操作规范,促使我国肿瘤护理已初步形成独立的专业实践领域。肿瘤疼痛控制或管理、肿瘤化疗护理、肿瘤放疗护理等领域不仅专业性强,也是护理学实践的重要领域之一。在我国,肿瘤护理不仅形成了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整体护理模式和以患者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同时,以全程关护理念的肿瘤护理也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如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所开展了“肿瘤患者全程关护护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项目的研究。该项目提出把肿瘤患者院前、院中、院后三个阶段的护理过程演变成一个系统综合、科学序贯的有机整体,超越肿瘤治疗单一生物医学模式概念的传统定式和临床行为学思维,突破常规护理的传统观念,拓展和延伸护理的内涵,打破以往护理只针对患者住院阶段或某一具体诊疗过程的传统思维,适应肿瘤护理需求的特点,通过设置相应的制度机制、工作平台和载体,把常规的医学护理与人文关怀、心理干预、营养指导和康复教育有机整合并在具体的护理实践中加以实施。形成肿瘤患者院前科学指导、院中高效治疗和护理、院后跟踪干预的全程关护护理模式框架,形成从疾病诊断评估到院后随访干预的全程护理规范。
(二)综合的多学科合作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肿瘤护理实践范围和专业内容也随之不断扩展和延伸。如前所述,肿瘤全程关护涉及肿瘤治疗和护理的内容,不仅仅是身体的,还包括社会、心理及精神等多维度的干预。从时间跨度方面,按照全程关护理念,对肿瘤患者的关护应该包括整个生命周期,即从预防到治疗,再到康复及监测的整个过程。可见,肿瘤护理学不仅涉及护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基础医学等,还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营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因此在学习肿瘤护理学的过程中,应注重与多学科的有机结合,不断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与更新,夯实基础,提高技能,为患者提供科学、优质的全程护理服务。同时,肿瘤专科护士应加强团队协作,为肿瘤专业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专科指导。
(三)全面的身体、心理、社会及精神关护
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对患者的影响不仅是身体的,还包括心理、社会及精神等多方面的。肿瘤不仅影响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也可造成其形象改变及在家庭、社会中角色的转变,从而影响患者心理、社会、精神、情感等方面的稳定性。如长期的负性情绪可加重患者的恐惧、焦虑、抑郁、愤怒、绝望等心理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过程。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该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和康复环境,加强心理沟通,遵循“整体健康观”理念,不仅重视身体健康,而且重视心理、精神和社会适应,强调建立健康的行为活动,在疾病治疗康复中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尽可能帮助其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