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决策行为是一类复杂的既具有智能性又具有社会性的自适应选择行为。对于“人的行为决策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不存在标准答案。
《决策的基因》将新科学研究结果与当今社会现象结合,用贴近生活与常识的方式解读行为决策,具体内容包括6个板块共40篇文章。书中探讨的理论与现象可以启发读者继续探索人的行为决策究竟是什么及其背后的动机。
《决策的基因》适合管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在读学生、高校教学科研人员,以及对行为决策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适读人群 :对于心理学、管理学、行为决策领域感兴趣的学生、学者和大众。
参差多态乃是世间本来面目,任何问题从来没有wei一的答案,“人是如何决策”的问题同样如此。
所面对的问题往往出发自“我为什么要这样决策”的自觉,受益于学术训练,我得以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表达出关于“人是如何决策”的观点。我所做的是,用一种严谨但不一定严肃的方式,记录下自己思考的问题、寻找解释的心路历程。
作者必有偏执和愚钝,要读者自己警觉了。
南京大学周围的书店明亮华丽,文学大家、海外知名学者、网络知名作家的书满坑满谷,有点排山倒海的架势。每次跨进那华丽的书店,就难免自疑:将研究过程中对于行为决策问题的思考,借助于日常生活中的经历与观察、与友人交谈的一个个场景,道出的一家之言,这在我的人生紧要关头,究竟有什么意义?隔天的旧报纸还可以拿去包银行里领出来的钞票,书恐未上市就已被下市。
我知道,这些关于行为决策的文章,既不能教人如何立刻增加物质财富,也不能教人如何“游山玩水”,享受人生的艺术,更不能为万世开什么太平。“只是多年来,常常情不自禁地去思考,人性基因导致的那些傻瓜行为是否真的一无是处?譬如,过度自信总是不好吗?去赌运气总是盲目的吗?本书所写的文章就是一颗颗时间胶囊,有意无意间体现出了这个阶段自己关于行为决策的思考。”本书的主要内容大体如下。
第一篇讨论了两性决策的差异。毫无选择地,我是个女人,生下来就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带着千年刻就的男权价值体系。带着这样的先天印记,我开始体验自己的人生,阅读了很多关于经济环境中男女差异的书籍和文章,然后大惊失色地发觉:女性,勇于与女性竞争,怯于与男性竞争。于是,原本纯属抽象的男女平权、择偶偏好等,突然变成和日日所吃的早餐——小馄饨、豆浆一样的万分具体的生活实践。面对男权社会的巨大投影,一发不可收拾,从男性和女性的进化,以及婚恋的视角,探索人类本性是如何影响男性和女性的择偶标准?新娘如何让新郎出一个好价格?为何更自作多情的男性其实也愿意接受一夫一妻制?
第二篇是关于无奈的傻瓜决策。人生在世过得快乐才是最好的状态,不必揪着自己身上的一些缺点不放手。有时,自己会有点欲罢不能、跟着感觉走、见了树木忘了森林。大多数人都只是平凡的一员,所以在作出最大努力之后,要试着接受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并与不完美的自己共度一生。学中医的贯剑师兄说,每一天要花费十分钟,安静下来,倾听自己的气息,用大脑问候身体内的每一个器官:你可安好?这引发了我的思考:自己的不完美,是否部分由本能的生理反应所导致的呢?
第三篇讨论了人性中的偏见、嫉妒、孤独、赌运气、爱“装”,这些看似是缺点的特性如何影响人类的决策行为?总是去克服看似不足的缺点,呈现他人眼中的完美,是不是总是一个上佳决策?其实,人类在坦然接受自身的不足后,还会发现每一种暗黑的决策都有其光明的一面。
第四篇讨论了有关看似是傻瓜式、非理性的决策,其实是聪明式、理性的决策。福柯说:“正常人认为疯子是疯了;其实,疯子认为自己是正常的,正常人才疯了。”①虽然各类心灵鸡汤和励志图书都在鼓励人们去避免拖延、随大流、信任某种神奇的力量,但我希望表达的是,人类这个物种有时候需要坦然接受自身的不足,接受之,利用之,幸运的话,这些“傻瓜”式的决策有可能成为人类前进道路上的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第五篇关注行动的动机。动机是激励和维持行动,并将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
查看全部↓
李娟河南焦作人。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瑞典林雪平大学工学院(2009.09-2009.12)及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奥林商学院(2015.01-2016.03)访问学者。现为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行为运作管理。
平素中,她乐于引导和启发学生们的研究兴趣,喜欢阅读各类人物传记,享受跑步和游泳。
他序 行为决策与决策行为
自序 面对
第一篇 择偶决策
男神如此绊人心
女神如此绾君心
女人,勇于与女人竞争
怯于与男人竞争
男性更易自作多情
男性也接受一夫一妻制
新娘的“价格”
第二篇 无奈的傻瓜决策
欲罢不能
跟着感觉走
心为身役
此钱非彼钱
聪明反被聪明误
见树不见林
抓住相关性漏了因果性
过忙让人傻
男性衰落还是女性崛起
第三篇 暗黑决策也有光明一面
偏见有时是好事
嫉妒也有关德
“装”得其所
接受暗黑的幸灾乐祸
孤独也有力量
刷脸有道理
第四篇 聪明的傻瓜决策
第五篇 行动的动机
第六篇 决策中的人性之善
参考文献
致谢
查看全部↓
女性偏爱掌握丰富资源的男性
人类社会中,男性相对高大的体型不会使其直接拥有生存优势,而往往是在争夺女性的斗争中,用来胜过别的男性;身体外在条件弱的,就难免要吃亏了。
时至今日,男性间的决斗,早已体现在所掌握资源的多寡方面,《礼记·曲礼》载:“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实际上,很难清晰地甄别出什么样的男性掌握较多资源,所以,女性多采用“择偶模仿”方式:如果一个男性也被其他女性选择,那么女性选择该男性的概率增加——别的女性鉴定过的男性可能是更有价值的对象。现实中,女性偏爱大叔款的、戴婚戒的男性,而不是没戴婚戒的,这是因为已婚男性工资比未婚男性显著高出6.8%(王智波,李长洪,2016)。
Ong等(2015)分析了中国女性是否具有明显的拜金倾向,金钱在中国男性的择偶标准中是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者在中国一个大型约会网站上发布了360份(男女各半)根据一个约会网站的真实个人信息而虚构的个人资料,并且控制了除收入以外的其他因素对约会对象选择的影响,如男性和女性的年龄分别设定为27岁和25岁,身高分别设定为175厘米和163厘米,教育水平都设定为“大学教育”,出生日期均在同一星座……真实用户会去访问这些虚构用户的个人信息,留下访问记录。研究者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在择偶时更“拜金”或更“现实”。仅仅通过这样的实验得出中国女性择偶时“拜金”可能有些不妥。事实上,没有人能从网站上虚构的个人资料看出此人的内在涵养,如勤奋、孝顺、绅士风度等。当看不到约会对象的内在时,人的本能是选择相对来说外在条件更优越的那一个——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对于一个人的内在涵养,是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相处才能得知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实验只能说明约会对象的财富与中国女性的择偶决策有比较大的相关眭,而非因果性。不能因为女性在该实验中有这种倾向就断定中国女性“拜金”,毕竟该实验并未考虑与“拜金”相对的“注重内在涵养”相关的因素。生活在纽约的李杉教授觉得在择偶过程中,相对于西方女性,中国女性表现出“拜金”是受到婚姻制度和高不可攀的房价的影响。一方面,中国法律对已婚女性的保障不够,这让很多女性对婚后的权益完全没有安全感,因此宁可选择眼前的富贵,也不愿与另一半共同奋斗,因为即使奋斗有硕果,其所有权也无法保证;另一方面,近几年的畸形房价导致很多年轻人几乎没有可能完全靠自己的能力买上房子,很多女性因此更多考虑的是用自己的“资源”——年龄、美貌,交换有房的生活,完全不考虑初出茅庐、自我奋斗、家里没有背景的年轻小伙子。
爱冒险的男性受女性欢迎
对男性来说,在有机会接触女性之前,他们需要同其他男性进行一番具有一定风险性的竞争,才能在择偶过程中具有更大的优势,让自己的基因得以延续。Chan(2015)向一组男性展示了一些男模特的照片,向另一组男性展示了一些女模特的照片,给第三组男性看的则是普通人的照片。接着,这些男性面临着两种选择:确定赢得100美元;或打个赌:有10%的概率赢得1000美元,有90%的概率没有钱拿,研究者让他们作出抉择。结果发现,与看了女模特和普通人照片的男性相比,看了男模特照片的男性更倾向于选择打赌,愿意去承担较大的风险,有更强的竞争欲望。同样的实验在女性中的测试结果是,看哪种照片对选择结果并无影响。其中的原因是,成年男性体内的睾丸素的含量是女性的20倍,而睾丸素对人体的作用是刺激纵欲、风险承受力和竞争欲望。
装扮华丽的雄性惹人爱在原始部落中,人类用羽毛、颈圈、手镯、耳环、文身、文面等装点自己,从酋长到“土豪”都喜欢戴昂贵的首饰。英国特工类型电影中的007男主角、美国西部风格电影中的印第安纳琼斯这些角色,越是出生人死,魅力值也就越高涨。在纽约华尔街工作的男性们通过参加铁人三项,彰显其对全球经济的控制力。这些“装饰品”的逻辑是:越是华而不实的装点,越能够彰显自身掌握的资源;越是把自己置于生死之地而活得好好的,越能传递信号-一我很牛。
由人推及动物,雄性动物与同一个地盘里的雄性相互厮打,然后赢者通吃,可以获得更多雌性的好感。雄鹿头上发达的鹿角在对抗天敌、自卫上毫无用处,唯一的用处是在发情期攻击其他雄鹿。雄孔雀的尾巴除了在发情期展示给雌孔雀看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直接的存在价值。维持这样花里胡哨的尾巴既耗费资源,也不利于雄孔雀的生存,但却可以给雌孔雀传递信号:看,我这么容易死,我都没死成,我是最强的。
音律和协调能力是雄性吸引雌性的手段
无论何种性别,在取得具有音节的语言来表达相互爱慕的能力之前,大都会用音乐的声调和韵律来吸引彼此。许多少数民族至今还通过对歌来情定终身。土家族的传统情歌大致可分为试探、赠心、盟誓、离别、思念、成婚等类别,反映出了原始自由恋爱的全过程。女性在乎男性协调能力也是有道理的:千万年来,拥有良好的运动协调性,即意味着敌人入侵时可以把石头扔得更准和更迅速。
……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