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分8篇:区域自然资源资产负责表信息化概述;区域自然资源资产负责表信息化基础理论;区域自然资源资产负责表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区域自然资源资产负责表基础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区域自然资源资产静态评估和价值核算技术;区域自然资源资产动态评估和监控预警技术;区域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决策支持技术;区域自然资源资产负责表信息化实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的职责,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响应党的号召,深圳市开展了自然资源资产指标体系研究、基础数据采集、负债表编制、信息化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区域生态资源资产研究”丛书以中国地方生态资源资产管理研究实践为基础,总结和提炼了在生态资源资产管理研究中产生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旨在指导全国性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其中,《区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信息化建设与实践——以深圳大鹏新区为例》一书,重点介绍和总结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信息化过程中的成果和经验,旨在为自然资源资产现代化管理提供技术基础、管理服务和决策支持。
本书首先通过国内外研究进展,回顾自然资源资产的发展历程,明确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信息化的定义、内涵和外延,讨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信息化的技术边界,制订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信息化的总体框架,明确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信息化工作的基础信息管理、价值核算、监控预警和决策支持等四大功能。目前,环境信息化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信息化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而我国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需要扬长避短,把握机遇,面对挑战。
区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信息化是一个多领域、跨学科的实践过程,其基础理论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化体系、环境与自然资源资产经济学和生态环保“大数据”等前沿理论,其核心技术则涉及生态调查、物种识别、遥感解译、现代环境监测与分析、数据云存储、系统分析、专业模型、数据挖掘、互联网、云计算、可视化、人机交互、动态分布式展示等先进技术。
区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信息化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开发研究过程,从最前端的数据采集,到数据库搭建、数据共享、数据分析、动态演示,再到监控预警和决策支持,形成一条完整的数据链。本书以区域实践案例的形式,介绍了区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基础信息管理平台、区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管理系统、区域自然资源资产监测预警系统、区域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四大应用平台及其相关技术过程,旨在为区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管理信息化提供成功案例和技术示范。
本书由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深圳市自由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大学、深圳市大鹏新区生态保护和城市建设局等单位依据合作项目经验共同完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可行性。在本书的编制过程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请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及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编著者
2016年10月
叶有华,男,1979年生,广东韶关人,2008年获中山大学生态学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土壤所所长、深圳市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与评估中心主任、中山大学生态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深圳市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深圳生态学会理事、深圳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深圳市政府采购/基本农田保护与改造/环境审查/宜居城市建设/环境应急等多个专家库评审专家、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生态和低碳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环境保护部生态红线划定和评审专家、财政部/环保部/水利部全国国土江河综合整治评估专家、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理事,擅长城市生态学、自然资源资产核算评估与审计咨询、生态文明规划研究与咨询工作。先后参与或承担包括美国能源基金会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内的各类项目10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专1部,编制标准4项,获软件著作权2项、专利1项、国家环保类奖项3项、广东省环保类奖7项。
第1篇 区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信息化概述
第1章 基本概念
1.1 自然资源资产
1.2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1.3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信息化
第2章 总体框架
2.1 基础信息管理平台
2.2 静态评估和价值核算
2.3 动态评估和监控预警
2.4 决策支持系统
第3章 环境信息化建设对区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启示
3.1 国内环境信息化建设
3.2 国外环境信息化建设
3.3 借鉴和启示
第4章 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信息化发展现状
4.1 自然资源保护问题
4.2 国家政策支持
4.3 区域试点建设
第5章 SWOT分析
5.1 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分析概述
5.2 优势(S)
5.3 劣势(W)
5.4 机会(O)
5.5 威胁(T)
第6章 发展思路
6.1 指导思想
6.2 基本原则
6.3 标准规范
6.4 数据管理
6.5 资源共享
6.6 业务挖掘
第2篇 区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信息化基础理论
第7章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化体系
7.1 国外量化体系
7.2 国内量化体系
第8章 环境与自然资源资产经济学
8.1 环境与自然资源概述
8.2 环境与自然资源资产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8.3 环境与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理论
第9章 “大数据”理论
9.1 大数据基本概念
9.2 大数据带来的挑战
9.3 大数据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探究
第3篇 区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信息化的核心技术
第10章 数据采集核心技术
……
第11章 数据分析技术
第12章 可视化技术
第13章 数据管理平台技术
第14章 数据共享技术
第15章 3S技术
第16章 自然资源数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控系统
第17章 自然资源物联网技术
第4篇 区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基础信息管理平台建设
第18章 基础信息管理平台概述
第19章 平台框架和建设思路
第5篇 区域自然资源资产静态评估和价值核算技术
第20章 数据库建设
第21章 静态评估技术
第22章 价值核算技术
第6篇 区域自然资源资产动态评估和监控预警技术
第23章 自然资源资产动态评倍
第24章 自然资源承载力预警
第25章 自然资源变化与预警
第7篇 区域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决策支持技术
第26章 决策支持技术概述
第27章 技术框架
第28章 自然资源资产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决策支持技术
第29章 建设项目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决策支持技术
第30章 规划项目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决策支持技术
第8篇 区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信息化实践
第31章 系统概述
第32章 建设内容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