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能源价格改革为主题,研究中国化石能源领域的价格改革,同时介绍能源价格改革的国际经验,为中国能源价格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十三五”期间能源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比较低的能源需求“新常态”。由于中国产业重工化的耗能特征,即使中国仍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阶段,一旦基础设施建设“最热闹”的时期过去,能源、电力需求就将呈现比较低的增长速度。与需求增长速度相关的是“去产能”速度,目前庞大的能源产能将抑制能源价格,在量价双弱的情况下,能源行业需要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来生存和发展,这需要宏观能源体制和价格改革的支持与配套。
能源体制改革和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密切相关、相互促进,既有改革的复杂性,也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因此将会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是能源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也与价格改革相关。
从能源体制上说,打破产业链一体化垄断是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要求,“管住中间”针对能源的自然垄断,“放开两头”可以在技术和资本门槛要求相对比较低的环节为民营资本提供投资机会,促进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环境是能源价格由市场决定的基本条件,因此需要体制改革支持价格改革。
从价格机制上说,以往能源价格的确定和调整常常是政府权衡政策目标和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现阶段国有能源企业不仅有经济目标,还常常强调“社会责任”,再加上与政府的隶属关系,能源价格和补贴的运作过程不透明,这些都导致民营对国企的不信任而缺乏“混合”的兴趣。对价格的行政干预可能导致收益的不确定性,这使“混合”的民营资本面临收益的不确定性,而收益的不确定性又将影响民营资本“混合”的积极性,因此需要能源价格改革支持能源体制改革。
现阶段能源供大于求和低能源价格有益于能源改革。能源改革(尤其是其中更加敏感的能源价格改革)有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能源供需必须宽松。因为政府很难在能源短缺的时候进行改革,这个时候满足能源需求是首要任务,效率是其次,而改革是为了提高效率,满足需求可以没有改革。二是能源价格必须是稳定的或者是下行的。因为能源价格改革的最大阻碍在于改革后价格可能上涨,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在低能源价格的背景下进行改革,不会导致价格上涨,无非只是改变以前错误的定价方式,价格不变甚至降价,改革必然受到欢迎。因为相对而言,消费者更关心的是改革是否导致价格上涨,而不是政府以何种方式定价。在低能源价格时进行改革,可以最小化改革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十三五”期间能源体制改革将可能发生什么变化?能源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在完善能源行业政企分开、油气网运分开,电力售电侧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建成能源行业“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形成能源市场化竞争机制。改革过程中重视向社会资本开放,政府通过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逐步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能源计划。
在能源体制改革的同时,政府的能源管理职能需要相应转变。政府需要研究和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源行业体制,尽可能避免改革走弯路。在强化政府能源监管的同时,如果有必要干预能源市场,则尽可能采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干预。政府在逐步放开能源计划约束的同时,需要加强能源行业战略规划。任何能源改革都必须将能源行业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供应作为大前提,这是政府能源职能的关键所在。
林伯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Santa Barbara)经济学博士。现任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能源经济与能源政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是2008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其目前主要的研究和教学方向为能源经济学和能源政策。国内兼任国家能源委员会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价格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新华社特聘经济分析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约观察员。国际方面现兼任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能源顾问委员会委员和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低碳能源理事会委员。
第1章 中国成品油价格改革
1.1 中国成品油的价格构成及定价机制改革
1.1.1 中国现有成品油定价机制及成品油价格构成
1.1.2 中国成品油价格改革历程
1.2 中国成品油现有税种及税费改革
1.2.1 中国成品油现有税种及税率
1.2.2 中国成品油税费改革
1.3 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进与效率评价
1.3.1 定价机制改革前后成品油价格的调整频率和幅度
1.3.2 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的联动初判
1.3.3 国内成品油价格同国际原油价格关联的实证分析
1.3.4 附录
1.4 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影响
1.4.1 通货膨胀与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
1.4.2 关于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的实证分析
1.5 完善中国成品油价格机制的思路和方向
1.5.1 改革的方向和思路
1.5.2 改革的时机
1.5.3 改革的配套措施
第2章 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
2.1 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发展历程
2.1.1 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发展
2.1.2 定价机制改革重点:市场净回值法
2.2 居民阶梯气价改革
2.2.1 全国天然气阶梯气价执行情况汇总
2.2.2 阶梯气价实行中的难点
2.3 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第3章 中国煤炭价格改革
3.1 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历程
3.1.1 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历史回顾
3.1.2 煤炭价格改革分析
3.1.3 近年来煤炭行业的运行
3.2 煤炭价格构成、指数和煤炭期货
3.2.1 煤炭价格构成
3.2.2 煤炭价格指数
3.2.3 煤炭期货
3.3 煤炭资源税改革
3.3.1 煤炭资源税改革的背景
3.3.2 煤炭资源税改革的影响
3.4 煤炭价格低迷困局与改革
3.4.1 产业低迷困局
3.4.2 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
第4章 中国电力价格改革
4.1 电力价格改革及发展历程
4.1.1 中国电力价格改革的历史过程
4.1.2 现阶段中国电价的构成
4.1.3 中国电价分类的变化
4.2 新一轮电力改革
4.3 完善煤电联动机制
4.3.1 中国煤电联动机制综述
4.3.2 严格按照煤电联动下政府应该提高的电价
4.3.3 煤电联动评价
4.4 完善中国电力价格机制的思路和方向
第5章 能源价格改革与能源体制改革的互动
5.1 能源价格改革离不开体制改革
5.1.1 能源体制改革的内容
5.1.2 能源体制改革对价格改革的重要性
5.1.3 能源体制改革与价格改革的主要方向
5.2 油气体制改革
5.2.1 上游环节的准入和开放
5.2.2 中游环节的管网分离
5.3 电力体制改革
5.3.1 电力体制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5.3.2 本轮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
5.3.3 本轮电改的主要方案、措施和内部逻辑关系梳理
5.3.4 电力体制改革对电价改革的影响
第6章 成品油价格机制与改革的国际经验
第7章 天然气价格机制与改革的国际经验
第8章 煤炭价格机制与改革的国际经验
第9章 电力价格机制与改革的国际经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