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初卫生部(卫计委)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要求各级各类医院要积极开展临床护士的岗位培训,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不断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增强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护士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因此,需要在临床护士培训方面建立规范化分层培训方案和评价体系,做到明确培训目标、合理设置培训课程。通过规范化的临床护士分级培训,夯实不同层级护士的医学理论知识、临床基本操作和专科操作技能、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应变能力与沟通能力、正确的文字书写能力及情绪的调整和控制能力等,最终提高临床不同层次护士的综合素质和临床服务能力,为临床优质护理服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本书对护士层级进行了划分,根据技术职称分层法,分为:新护士培训、护士/护师培训、主管护师培训、(副)主任护师培训。它根据护理管理学理论,依据能级对应的原则,对不同职称层级的护理人员在临床岗位履行不同职责时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护理技能进行培训。
不同层级的护士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既有相同的部分,又有不同的部分,本书制定了针对性的护士分层级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使培训的内容更具有多元性与实用性,对薄弱环节进行完善。例如在高职称的护士培训方面:高职称护士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疾病治疗与护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科研思维,其对新知识、新技能及科研方法与文献检索等方面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需求,所以重点做好科研等方面的培训。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更好地提高护士的专科知识、技术水平及工作能力。
实施分层培训,不仅满足了各层次护士的学习需求,提高了护士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快了护理人员获取知识的效率,更可以合理地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和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促进护理学科水平的提高。
本书在编写、审定、出版过程中,得到各兄弟及上级医院临床医疗护理专家、教授及科学出版社有关编辑的热情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因水平有限,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