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介绍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内容包括;机电一体化的机械传动与支承技术、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简单机电一体化系统、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可用作高等院校本科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教材使用,还可供从事机电一体化设计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梁景凯,197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自动化专业。1978年至1988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任教,1988年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工作。历任自动化教研室主任、校长助理。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副校长、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电气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控系统与装置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目前主要从事自动化领域的教学、科研和高校管理工作。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系统和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讲授“智能控制理论”等十余门专业课程。先后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奖。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高技术引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应用》、《电路基础》等著作。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机电一体化的定义
第二节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
第三节 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
第四节 现代机械的机电一体化方法
第二章 机械传动与支承技术
第一节 机械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第二节 机械传动系统的特性
第三节 机械传动装置
第四节 支承部件
第三章 检测技术
第一节 传感器
第二节 位移测量传感器
第三节 速度传感器
第四节 位置传感器
第五节 传感器前级信号处理
第六节 传感器接口技术
第七节 传感器非线性补偿处理
第八节 数字滤波
第四章 伺服传动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直流伺服系统
第三节 交流伺服系统
第四节 步进电动机控制系统
第五节 电液伺服系统
第五章 计算机控制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接口技术
第三节 工业控制计算机简介
第四节 计算机控制算法
第六章 简单机电一体化系统
第一节 全自动洗衣机
第二节 小型智能绘图机
第三节 二维表面粗糙度自动测量仪
第七章 工业机器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工业机器人操作机的机械结构
第三节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与力学分析
第四节 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第五节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
第八章 柔性制造系统(FMS)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第一节 柔性制造系统(PMS)
第二节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参考文献
之后,使步进电动机正转,带动执行部件正向移动。当进给脉冲是反向时,经驱动控制线路之后,使步进电动机反转,从而使执行部件反向移动。
综上所述,在步进电动机伺服系统中,用输入脉冲的数量、频率和方向控制执行部件的位移量、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从而实现对位移控制的要求。
四、提高系统精度的措施
在开环系统中,信号是单向传递的,为了改善步进电动机的控制性能,首先必须选择良好的控制方式和高性能的驱动放大电路,以提高步进电动机的动态转矩性能。然而,由于步进电动机在起动和停止时都有惯性,尤其在步进电动机带负载后,当进给脉冲突变或起动频率提高时,步进电动机可能失步,甚至无法运转。为此应设计一种自动升降速电路,使进给脉冲在进入分配器以前,由较低的频率逐渐升高到所要求的工作频率,或者由较高的频率逐渐降低,以便电动机在较高的起动频率或突变时均能正常工作。
步进电动机在低速运行时转动是步进式的,这种步进转动势必产生振动和噪声。为此可采用细分电路,以解决微量进给与快速移动的矛盾。
此外机械传动及轴承部件的制造精度和刚度,将直接影响驱动位移的精度。为了提高系统的精度,须适当提高系统各组成环节的精度,其中包括机械传动与支承装置的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