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一书,系统分析了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职业能力,并比较分析了发达国家职教课程开发经验,一体化构建基于能力标准的中高职课程,并结合案例分析了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实施与保障和规范化管理。全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绪论、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基础、以能力到课程开发的人才培养模式国际比较分析、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实施现状、从职业能力分析到课程开发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从课程开发到教学实施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中高职贯通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一书,为一部关于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理论思考和研究成果,并附以国内外典型案例的教育科研学术专著。该书系统分析了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职业能力,比较分析了英国、德国、澳大利亚课程开发经验,一体化构建基于能力标准的中高职课程,并分析了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实施与保障与规范化管理,*后以学院、汽车系在上海首批试点的中高职贯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基于上海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本著作可为开设中高职贯通专业的职业院校提供一定的程式。
中高职贯通,是近几年来教育部倡导和探索的职业教育模式,旨在构建中职和高职教育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上海市近几年来做了积极、具体和逐渐拓展的尝试。《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一书作者基于所在院校的相关实践和人才培养,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市场同类书无,该书的出版还是颇具参考和出版价值的。
近几年,教育部一直在关注系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从2011年9月起,教育部连续发文如《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这些政策都发出强烈信号:要求构建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
上海自2010年试点实施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至今已开通近90个中高职贯通专业,已培养出一批中高职贯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于上海市区域经济发展。对中高职教育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注与研究,开始于几年前学院、学校在上海市率先试点中高职贯通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近年来一直在关注中高职教育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专题研究,我一直在考虑中高职教育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这类人才与普通高职培养的人才有什么区别吗?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如何来培养?
本书主要对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交通学校近5年探索实践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全文系统分析了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核心概念、理论基础、职业能力,并比较分析了英国、德国、澳大利亚课程开发经验,一体化构建基于能力标准的中高职课程,并分析了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实施与保障和规范化管理,最后以学院汽车系在上海首批试点的中高职贯通汽车技术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本书共分九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进行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界定、实践现状分析。
第二章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基础。主要基于集群理论、体验性学习理论、情境建构主义、西方教育中的实用主义哲学理论进行分析,寻求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基础。
第三章从能力到课程开发的人才培养模式国际比较分析。比较分析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的课程开发经验借鉴,提出欧美国家职教课程开发的经验借鉴。
第四章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实施现状。分析了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基于职教集团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中高职贯通人才
培养自循环模式三种类型。
第五章从职业能力分析到课程开发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主要从基于职业资格等级与能力标准的中高职课程柔性衔接、职业能力分析、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设计进行分析。
第六章从课程开发到教学实施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以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为例进行分析。
第七章中高职贯通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分析了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原则和基本特征、课程学习评价、职业评价体系。
第八章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主要从规范化管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教学团队、顶岗实习运行管理阐述。
第九章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介绍了基于国际IMI认证评价模式视角下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高职教育贯通人才培养实践典型案例。
期待本书能为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朱建柳
2016年8月
朱建柳,上海市交通学校副校长-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汽车注册工程师、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在职博士,上海市晨光学者、上海市高职高专汽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高职高专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上海市精品课程主持人、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教育》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职教协会第三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主讲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服务企业管理、汽车专业英语等专业核心课程。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和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其中3篇为EI收录;公开出版《汽车服务企业管理》等5本教材,主持或参与市级以上课题10项;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得2项*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作为参与完成人获得1项*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第三节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实践研究意义
第二章 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基础
第一节 集群理论
第二节 体验性学习理论
第三节 情境建构主义
第四节 西方教育中的实用主义哲学
第三章 从能力到课程开发的人才培养模式国际比较分析
第一节 英国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第二节 德国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第三节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第四节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经验借鉴
第四章 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实施现状
第一节 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
第二节 基于职教集团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节 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自循环模式
第五章 从职业能力分析到课程开发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第一节 基于职业资格等级与能力标准的中高职课程柔性衔接
第二节 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设计
第三节 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设计
第六章 从课程开发到教学实施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节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第二节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第三节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设计
第四节 汽车商品评价课程设计
第五节 汽车市场营销课程设计
第六节 汽车营销实务课程设计
第七节 汽车保险实务课程设计
第八节 汽车新技术课程设计
第七章 中高职贯通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原则和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中高职贯通模式下的课程学习评价
第三节 构建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
第八章 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管理
第一节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规范管理
第二节 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的校内汽车创新实训中心建设
第三节 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的校外实训双基地建设机制创新
第四节 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的校企双主体师资队伍建设
第五节 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顶岗实习管理
第九章 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基于国际1MI认证评价模式视角下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实践
第二节 案例一基于表现标准的中高职贯通有效教学设计
第三节 案例二基于评价模式的中高职贯通IMI形成性评价
附录
附录一 国际水平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核心课程主要内容
附录二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