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桂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建设实践,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手段与考核方法等四方面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形成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教改论文专辑。整理纳入的教改论文均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并归在四个版块内容下。桂林理工大学的风景园林专业具有广西省的地方特色,也是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高校,其风景园林专业方向上的建设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
中国旅游智库学术文库本书在分析国内外风景园林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地方高校风景园林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阐述了以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应用与风景旅游规划能力为主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改做法,并在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协同教学与考核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后介绍了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情况。本书可供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管理人员、教学一线教师参考,也可为地方高校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书主要特点在于目前国内未见风景园林教育相关专辑,只有少量学术年会论文集等出版。该专辑出版有助于风景园林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桂林理工大学依托旅游管理优势学科进行风景园林专业建设,形成了独特的“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人才培养方向,在地方高校中具有创新型和典型性,可以为其他地方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特色化办学提供借鉴与思考。
**章 国内外风景园林教育发展现状 /1 一、项目背景与意义 /1 二、国内外风景园林专业建设现状 /3 三、桂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建设现状 /5 第二章 地方高校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9 一、基于社会需求确立特色化人才培养目标 /9 二、依托优势学科确立特色化人才培养方向 /10 三、围绕能力提升构建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 /11 四、桂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12 第三章 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6 一、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 /16 二、风景园林专业特色课程群建设 /17 三、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的课程体系建设 /18 四、专业课程体系调整与保障建设 /22 第四章 园林规划设计能力培养与教学改革 /25 一、园林景观艺术素养的提升与教学改革 /25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培养与教学改革 /28 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综合能力培养与教学改革 /33 四、园林建筑设计能力培养与教学改革 /38 第五章 园林植物应用能力培养与教学改革 /42 一、园林植物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42 二、“园林植物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 /50 三、园林植物应用类立体化教学平台建设 /53 四、园林种植设计能力培养与课程教学改革 /57 第六章 风景旅游规划能力培养与教学改革 /61 一、“风景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61 二、基于认知结构理论的“旅游规划”课程教学改革 /66 三、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旅游规划”教学体系优化 /72 四、生态旅游项目库建设与案例主导型教学探讨 /76 第七章 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手段与方法创新 /81 一、信息技术与风景园林专业课程教学整合途径 /81 二、基于数字化体验系统的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86 三、“中外园林史”课程教学中“微课”融入策略 /90 四、基于右脑教育理论的旅游类多媒体课件设计 /95 五、项目教学法在“旅游规划”课程中的实施 /99 第八章 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05 一、景观生态规划类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105 二、风景园林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11 三、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环境建设 /114 四、民族旅游景观实验室建设与创新能力培养 /117 第九章 风景园林协同教学与考核管理模式改革 /121 一、3S技术与风景园林规划课程协同教学模式探讨 /121 二、基于过程管理的案例教学实践与应用 /127 三、“园林设计初步”课程考核模式改革探索 /132 四、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7 第十章 新形势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142 一、培养目标 /142 二、培养规格 /143 三、主干学科 /144 四、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44 五、学制与学位授予 /145 六、学分要求 /145 七、学时统计与分配情况 /145 八、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培养方案 /146 九、专业教学计划 /147 附表 /155 参考文献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