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作为狭义的观念形态,显然无法单独存在,而是需要借助实物制作、规章制度、风俗习惯,语言文字诸类文化载体,方能成为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广义文化现实。其间以语言文字作为表现符号的文献堪称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而主要以书籍形式表现的古典文献更是凝聚中华民族智慧与经验的结晶。
董洪利,1948年生,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开设课程有“训诂学”、“论语讲读”、“孟子研究”、“古籍注释综合研究”等,代表著作有《古籍的阐释》、《孟子研究》、《亚圣的理想》(合著)、《
《普通高校中文学科基础教材》总序
第一章 总论——辨章学术
第一节 文献与文献学
一 文献释义
二 文献学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古典文献学的知识架构
一 核心层面
二 一般层面
三 专题层面
第三节 古典文献学的价值体现
第二章 古籍版本学
第一节 古籍版本学的定义
一 “古籍”
二 “版本”
三 “古籍版本学” 《普通高校中文学科基础教材》总序
第一章 总论——辨章学术
第一节 文献与文献学
一 文献释义
二 文献学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古典文献学的知识架构
一 核心层面
二 一般层面
三 专题层面
第三节 古典文献学的价值体现
第二章 古籍版本学
第一节 古籍版本学的定义
一 “古籍”
二 “版本”
三 “古籍版本学”
第二节 何谓“善本”
第三节 版本学有关名词术语
一 单页古书的版式结构
二 古书的外形结构
三 其他名称
四 古书版本的类别
第四节 书册制度
一 图书简史
二 纸的发明
三 纸书装帧形式的演变
第五节 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
一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二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第六节 历代刻书状况及特点
一 宋代刻书
二 辽、金、元刻书
三 明代刻书
四 清代刻书
第七节 古籍版本学基本技能
一 版本鉴定
二 版本考订
三 版本鉴定与版本考订的辩证关系
第三章 古籍目录学
第四章 校勘学
第五章 训祜学
第六章 辑佚与辩伪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