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是中国历史上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从传统向现代过渡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十五讲》以专题讲义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中层社会、股市兴衰、风俗流变、乡村建设、灾荒人祸等十五个重大问题。不仅在选题上让人耳目一新,而且兼顾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社会等各方面,力求反映中国近代史的不同层次与面相。
朱英,1956年出生,现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所长,兼任辛亥革命史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和辛亥革命史,已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在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研究成果多次荣获省部级奖励。
《名家通识讲 座书系》总序
绪言
第一讲 近代中国鸦片烟毒
一 罂粟种植与鸦片生产
二 鸦片进口贸易与走私
三 鸦片烟毒的严重危害
四 鸦片战争前的禁烟运动
五 鸦片泛滥与禁烟新举措
第二讲 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
一 不平等条约的产生
二 不平等条约的危害
三 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声
四 不平等条约的废除
第三讲 近代中国通商口岸
一 近代中国通商口岸起源
二 租界的产生与发展
三 通商口岸的双重影响
四 中国自开商埠的兴起
第四讲 近代中国抵制洋货运动
一 抵制美货运动
二 抵制日货运动
三 抵制英货运动
第五讲 近代中国著名实业家
一 张謇家世与青少年生涯
二 张謇实业活动与成就
三 张謇社会公益活动及影响
四 张謇政治活动及其无奈
第六讲 近代中国富商大贾
一 叶扁舟起家的叶澄衷
二 呼风唤雨的朱葆三
三 “赤脚财神”虞洽9即
四 煤炭大王与火柴大王刘鸿生
五 北洋工商巨子周学熙
第七讲 近代中国中层社会
一 近代中层社会含义
二 近代中层社会的产生
三 近代中层社会的职业观念
四 近代中层社会的生活实态
第八讲 近代中国股市兴衰
一 近代中国股票的产生
二 近代中国股市的发展
三 近代中国的股市风潮
第九讲 近代中国风俗流变
一 衣食住行的变化
二 消费观念的转变
三 消费习俗的变革
第十讲 近代中国社会思潮
一 不同流派的政治思潮
二 救亡图存的经济思潮
三 形形色色的文化教育思潮
四 各种流产的社会改造思潮
第十一讲 近代中国海派文化
一 海派文化的产生
二 海派文化的特点
三 海派文化的发展
四 海派文化的地位与影响
第十二讲 近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
一 不同流派的乡村建设思想
二 晏阳初与乡村“平民教育”
三 梁漱溟与乡村“文化复兴”
四 卢作孚与“乡村现代化”
第十三讲 近代中国国共合作
一 孙中山与国民党改组
二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三 第二次国共合作
第十四讲 近代中国灾荒人祸
一 近代严重灾荒的成因
二 近代防灾救灾思想
三 近代的严重灾荒
四 近代灾荒的各方救助
第十五讲 近代中国公共卫生
一 卫生观念的发展演变
二 公共卫生的管理
三 公共卫生的改善
后记
随后,会议对中国关税自主、撤销领事裁判权、撤废势力范围、退还租借地、撤退外国驻兵及铁路警察、取消《二十一条》以及解决山东问题等,一一进行了具体讨论。讨论过程中,中国代表团一方面据理力争,另一方面也有所让步。最后,华盛顿会议通过了有关中国问题的多个议决案,另还有中日两国在会议外签订的《解决山东悬案条约》。
就总体而言,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争取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努力仍然是以失败告终,这也是预料之中的必然结果。因为华盛顿会议完全由列强操纵,其主要目的是协调列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并非为了解决中国问题,更不是为了帮助中国取消不平等条约。中国问题之所以列入会议议程,只不过是作为列强协调相互关系的一个筹码而已。此外,除非有十分特别的原因,在一般情况下列强也绝不会轻易放弃在中国取得的各项特权以及共同利益。所以,当时的中国希望在华盛顿会议上达到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目标,仅仅只是充满幻想的天真愿望。
但是,也不能说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争取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努力,完全没有取得任何成效。应该承认,中国代表团通过据理力争在某些方面也获得了一些有限的成果。例如在关税税则方面,确定从速修正税率,以达到切实值百抽五,并改变了过去每十年才能修改税率的规定;在会议结束三个月后,召开关税特别会议,讨论裁厘加税问题;承认中国海陆边界划一征收关税原则。关于废止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前者未取得任何进展,但后者却因得到美、英两国支持,使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制度不再受到保护。大会通过的有关决议规定:“在中国指定区域内设立势力范围,或互相设有独占之机会者,均不予以赞助。”除此之外,受到全国人民关注的山东问题,在华盛顿会议上也基本得到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