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国家的危机与自我救赎》: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陆续进入福利国家社会。在经历了六十年代的发展高峰、七十年代的经济滞涨和八九十年代的深化改革之后,新世纪以来福利国家却面临着一系列更为深刻的危机:贫富差距持续增大、后工业社会的潜在风险、阶级裂痕的扩大、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这些危机甚至可能进一步瓦解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基石——民主制度。福利国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危机?福利国家如何才能通过变革实现自我救赎?通过对OECD国家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只有生产系统市场化和分配系统非商品化双管齐下,才有可能完成福利国家的自我救赎。 
  探索福利国家的危机与自我救赎之道,可以避免新兴福利国家重蹈老牌福利国家福利危机的覆辙、跳出福利陷阱的怪圈,并为其福利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简介
  《福利国家的危机与自我救赎》论述了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OECD成员国面临的福利危机,从生产系统和分配系统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它们面临危机的原因以及解决之道。
  冉昊,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兼职副研究员。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牛津大学和北京大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国家公派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美国乔治城大学访问学者。在《人民日报》《教学与研究》《国外理论动态》等报刊发表论文多篇。曾在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挂任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
第一章方法论和逻辑1第一节福利国家的真实面目1 
第二节危机肇始22 
第三节救赎的老办法26 
第四节救赎的新方法32 
第五节救赎的逻辑43 
第二章福利国家的危机48 
第一节社会风险的变异与挑战48 
第二节阶级裂痕的扩大57 
第三节意识形态之间杂糅和冲突的加剧62 
第四节民主政治制度的危机71 
第五节多样与趋同间的结构性矛盾75 
第三章福利国家生产系统的救赎81 
第一节生产系统救赎的理论基础82 
第二节生产系统救赎的内核87 
第三节生产系统市场化的原因108 
第四节生产系统市场化的经验验证110 
第五节生产系统市场化的指标检验133 
第六节生产系统的外部链接: 全球化154 
第四章福利国家分配系统的救赎168 
第一节分配系统救赎的理论基础168 
第二节分配系统救赎的路径探究187 
第三节分配系统救赎的验证208 
第四节分配系统救赎的主体能动者214 
第五节分配系统救赎的否定之否定229 
结语: 三个疑问240 
参考文献249 
图 目 录 
图1-1国家和政府的逻辑关系4 
图1-2国家和政府的区别:政府过程和政策决定5 
图1-3政治结构的坐标5 
图1-4国家和社会关系坐标轴上的政府角色6 
图1-5伍德和高夫的福利国家分类22 
图1-6美国收入前1%和前0.1%人群的收入变化情况23 
图1-7OECD国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基尼系数变化率24 
图1-8福利改革中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结构40 
图1-9救赎的大逻辑44 
图1-10救赎的小逻辑46 
图2-1到2020年欧洲部分国家女性就业率如若等同于男性, 
其对GDP的贡献53 
图2-21850—1920年间英国资本收入比的变化60 
图2-3福利国家各种理论的关系65 
图3-1美国收入前1%人群的职业占比情况82 
图3-2两种市场经济制度93 
图3-31970—2007年间英法美德制造业和服务业劳动力 
百分比变化比较119 
图3-41992—2007年间英法美德所需专业技术劳动力占比 
变化比较119 
图3-51998年美国私有化项目的比例127 
图3-6OECD主要国家企业治理和劳动关系协调度的 
回归分析134 
图3-7政府角色的测量变量136 
图3-8-1OECD主要国家对市场的控制力度(1998年)139 
图3-8-2OECD主要国家对市场的控制力度(2003年)139 
图3-8-3OECD主要国家对市场的控制力度(2008年)140 
图3-9-1OECD主要国家产品市场管制程度(1998年)140 
图3-9-2OECD主要国家产品市场管制程度(2003年)141 
图3-9-3OECD主要国家产品市场管制程度(2008年)141 
福利国家的危机与自我救赎图 目 录图3-10-1OECD主要国家创业壁垒程度(1998年)142 
图3-10-2OECD主要国家创业壁垒程度(2003年)142 
图3-10-3OECD主要国家创业壁垒程度(2008年)143 
图3-11-1OECD主要国家贸易和投资壁垒程度(1998年)144 
图3-11-2OECD主要国家贸易和投资壁垒程度(2003年)144 
图3-11-3OECD主要国家贸易和投资壁垒程度(2008年)145 
图3-121982—2005年间OECD主要国家企业税收占GDP的 
百分比的变化146 
图3-131965—2004年间OECD国家企业税收占GDP的 
百分比146 
图3-141965—2004年间OECD国家企业税收占总税收的 
百分比147 
图3-152000年和2011年OECD主要国家强制性企业收入税 
税率比较148 
图3-161982—2004年间OECD主要国家强制性企业收入税 
税率变化情况148 
图3-172000年和2011年OECD主要国家强制性股利收益 
税率比较149 
图3-181980—2010年间OECD主要国家的私营部门能够获取的 
信贷额度占GDP的百分比走势150 
图3-191980—2010年间OECD国家、OECD高收入国家的 
固定资本形成总值变化情况151 
图3-202000—2010年间OECD主要国家私人志愿机构津贴 
补助额比较152 
图3-21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制造业GDP占比的比较157 
图3-221960—1993年间OECD主要国家贸易开放度和 
公共开支之间的关联162 
图4-1OECD主要国家市场收入不平等变化和就业率 
之间的关系174 
图4-2OECD主要国家选民参与率和二次分配之间的关系176 
图4-3OECD主要国家的不平等和二次分配(1970—1995)181 
图4-4OECD主要国家职业培训和二次分配182 
图4-5OECD主要国家比例代表制和非市场协调程度的 
比较183 
图4-6协调性资本主义、不平等和福利国家184 
图4-7自由资本主义、不平等和福利国家185 
图4-81980—1995年间自由市场经济体和协调性市场经济体 
收入不平等的基尼指数变化186 
图4-91980—2012年间OECD主要国家公共社会开支占 
GDP百分比192 
图4-101960—1996年间OECD主要国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占 
GDP的百分比变化193 
图4-11福利改革重构中政府干预市场角色的定位196 
图4-121980—2010年间OECD主要国家税收占GDP的 
百分比的变化比较209 
图4-131952—1995年间OECD国家中的十七国政府转移支付和 
政府消费占GDP百分比变化情况210 
图4-14德国各政党的民意支持率比较218 
图4-15政党、法团性高低和不平等之间的关系219 
图4-16OECD二十个国家的职业培训强度和政府转移支付 
之间的关系比较227 
图4-171980—2005年间OECD国家公共社会开支和经济 
增长变化的对比235 
图4-18水平假设和增长率假设236 
图 5-1部分OECD国家的私人家庭净资产的GDP占比比较241 
表 目 录 
表1-1福利国家“三个世界”的聚群分类11 
表1-21980年部分OECD国家养老金公私开支和个人保险金 
占GDP的百分比12 
表1-3较高龄(55—64岁)男性退出劳动力市场趋势: 
男性劳动力市场参与率15 
表1-41985年福利国家在就业结构中的角色:医疗、教育和 
福利服务就业的占比情况15 
表1-5费雷拉的福利国家分类20 
表2-1资本主义多样化类型学新分类79 
表3-1六个发达工业国家的国家和社会集中度89 
表3-2埃斯平-安德森的福利国家类型学划分90 
表3-3自由市场经济和协调性市场经济国家的分类 
及其经济表现94 
表3-4技术类型和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101 
表3-5庞图森对两种市场经济体的类聚104 
表3-6北欧社会市场经济体、大陆社会市场经济体和自由市场 
经济体的分类(分散股权类公司的比例)105 
表3-7北欧社会市场经济体、大陆社会市场经济体和自由市场 
经济体的分类(劳动力和社会保障的比例)106 
表3-8法国政府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比例122 
表3-9截至1997年英国私有化或市场化的主要企业及其 
行业125 
表3-10部分福利国家生产系统市场化状况132 
表3-11测量政府对资本的管制程度137 
表3-12福利国家生产系统国内层面市场化测量153 
表3-132010年部分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百分比156 
表3-141987年和1997年部分OECD国家服务业出口占出口 
总额的百分比158 
表3-15财富500强企业中服务业企业的占比情况159 
表3-161980—1999年金融市场融资率159 
表3-17法团性国家和非法团性国家的社会保障开支和 
福利占GDP的百分比之比较165 
表4-1社会福利政策延伸度和绝对贫困之间的回归关系178 
表4-2社会福利政策延伸度和相对贫困之间的回归关系179 
表4-3制度变迁的模式207 
表4-4从福利国家到赋能国家213 
表4-51945—1998年间福利国家选举制度和左右派政党 
执政数量216 
表4-6OECD主要国家选举制度和政党数量之关系217 
表4-7选举制度、党派对不平等减少的回归结果220 
表4-8不同的人力资本特点222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