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手写体字形设计的书。
本书不仅讲解字体的发展历程,还讲解字体的分析和表达方式。作者将多年以来对手写体字形的认知和设计经验都记录在这本书里。本书所带给读者的,不仅是经验分享,还有作者与字体之间的情愫和故事。
在本书中,作者不仅详细分析了各种工具的使用特性,还对不同的字体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讲解,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字体设计之道。另外,通过一些字体性格的表达处理和商业字体的案例应用,读者可以学到更多关于设计技巧之外的知识,了解更多关于手写体字形设计背后的故事。
无论是字体设计初学者、设计爱好者、平面设计师还是相关设计专业的学生,都适合阅读本书。
字库签约设计师尚巍倾囊相授手写体字形设计,旨在传达手写的温度与纯粹。
希望本书可以有机会遇见你。
希望它能带给你一种不一样的温度。
希望它能在这个机打盛行、手写衰弱的时代里唤醒你对写字的初衷。
我是尚巍,我是一个写字的。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写字,很多字还认不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拿着毛笔临帖了。
这么多年坚持下来,写字这件事情于我而言,已经不仅是一种技术或者能力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一直以来,在写字这件事情上我都在坚持着,从未放弃。高中的时候我开始接触美术,成为了一个艺术生,后来考入大学,主修工业设计,开始接触设计行业。这样的一个学业背景和人生经历,使我在一年多之前开始想要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我称它为“手写体字形”。
2015年7月,我大学毕业。
那个时候,我租住在北京北四环边儿上一个不足9平方米的房子里,那个小区紧邻马路甚至连大门都没有。每天挤公交、地铁上下班,每天面对混乱不堪的人群和车流,每天与成千上万的人擦肩而过,他们低头疾步,头都不抬。在这样的大城市里面,每一个人都很渺小,每一个人整日奔波,或为生活,或为生存,或为梦想。而我,野心满满的我,当时只想以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度过一生,只想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想留有遗憾,也不愿平凡。
2016年7月,我正式离职。
我离开了大学期间梦寐以求的设计公司,成为了一个“饥寒交迫”的自由职业者。离职那天,走在回住处的路上,我犹豫许久,给爸爸打了个电话,我说:“爸,我离职了。”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去迎接一场“狂风暴雨”,但电话那端却在沉默一会儿之后说:“巍巍,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其他事情我可能会有所顾虑,但对于你,我绝对相信,你可以的!”喏,老尚总是这样,平时跟我话不多,不像我小时候那么啰唆,但每次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都能给我一点点安心的力量。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投入所有的精力去做手写体字形,并且会不定时地把自认为还不错的作品,整理、发布到微博和站酷上。随着作品的不断积累,我得到了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和鼓励,也正因如此,我才有了继续做下去的动力和方向,努力不敢怠慢也不曾消减。直到今天,对于手写体字形我还在不断地尝试新的手法和表现形式;还是会经常性地写写,像小时候一样;还是会不断地探索,去寻找更丰富的变化。我会把自己的作品定期地发布到网上与大家分享,也会偶尔写写自己内心的小故事矫情一下。如果你们有机会翻看到我以往的作品,希望它能带给你们一个完整的我和一系列由稚嫩慢慢走向成熟的经历。
如今在很多场合,常常会有一些朋友问我如何才能写一手好字。其实对于类似的问题,答案只有一个——练习。因为练习是唯一的提升方式,写字没有捷径。在这本书中,关于手写体字形设计的方法和经验,也都是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否定,最终所保留下来的。设计方法有很多,我将其总结,写进了这本书里(或许随着不断地向前和积累,又会有更多的方法和经验,这是后话)。目前只是希望,我的这些总结,能带给初学者一些启迪和帮助,如此我便心满意足。
这本书从筹备到我写完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加上后期的调整修改、排版校对和印刷,我不知道还要让读者等多久。感谢王炳南老师、梁耀明老师、纪晓亮老师。感谢灰昼先生、刘兵克先生、牛MO王先生、胡晓波先生、谷龙先生。最初联系这些前辈老师给本书写推荐语时我满心忐忑,担心会被拒绝或者得不到回应,而当他们给我回复的时候,收到的每一条消息我都心怀感激,有些甚至是凌晨两三点还在给我回复,这些前辈老师的帮助,使我在手写体字形设计的道路上,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动力。在此也感谢曹祥莉用心的帮助和专业支持。对于这些,我都会铭记,谢谢你们!
希望本书可以有机会遇见你。
希望它能带给你一种不一样的温度。
希望它能在这个机打盛行、手写衰弱的时代里唤醒你对写字的初衷。
最后,谢谢你。
希望有一天我们遇见,
你能冲我点头微笑,
对我说:“好久不见,见字如面。”
尚巍
2017年9月于北京
尚巍/SAVI
字体设计师
青年艺术家
站酷网推荐设计师
汉仪字库签约设计师
方正字库签约设计师
高高手课程签约讲师
新浪微博知名设计美学博主
第一篇 字与界
1.1 字体的发展历程 012
1.1.1 甲骨文 013
1.1.2 金文 013
1.1.3 大篆 014
1.1.4 小篆 014
1.1.5 隶书 015
1.1.6 草书 016
1.1.7 楷书 016
1.1.8 行书 017
1.2 字体的发展特点 018
1.2.1 简化性 018
1.2.2 识别性 019
1.2.3 艺术性 021
1.3 关于手写体的介绍 024
1.3.1 概述 024
1.3.2 手写体的分类 024
1.3.3 手写体的发展意义 029
第二篇 字与工具
2.1 笔的分类与使用 034
2.1.1 软笔 034
2.1.2 硬笔 037
2.2 纸的分类与使用 040
2.2.1 复印纸 040
2.2.2 宣纸 040
2.2.3 其他材料 041
2.3 Photoshop的使用 042
第三篇 字与分析
3.1 字体的字义 046
3.2 字体的架构 048
3.2.1 笔画 048
3.2.2 结构 050
3.2.3 重心 050
3.2.4 字形 054
3.3 字体的排布 055
3.3.1 有序排布 056
3.3.2 错位排布 057
3.3.3 呼应排布 058
3.3.4 无序排布 059
第四篇 字与设计
4.1 字体的设计原则 064
4.1.1 识别性 064
4.1.2 适用性 065
4.1.3 统一性 067
4.1.4 平易性 069
4.2 字体性格的表现要素 071
4.2.1 字形结构的变化 071
4.2.2 笔画特征的变化 074
4.2.3 细节特征的变化 076
4.3 字体性格的分类与表现 078
4.3.1 粗犷霸气 078
4.3.2 刚硬厚重 079
4.3.3 细腻文艺 080
4.3.4 轻松随性 081
4.3.5 可爱卡通 082
4.3.6 黑白块面 083
4.3.7 纹理搭配 084
4.4 字体的设计方法 085
4.4.1 字体变形 086
4.4.2 字形重构 086
4.4.3 字形更替 087
4.4.4 字形共用 087
4.4.5 字形创意 088
4.5 字体设计实战与演练 089
4.5.1 馋猫小厨 089
4.5.2 木头小栈 094
4.5.3 三国志 100
4.5.4 热爱小动物的喵姨 106
4.5.5 消失的时光 110
第五篇 字与应用
5.1 手写体在平面领域的应用 114
5.1.1 在Logo中的运用 114
案例1 石头记 115
案例2 木头房子 117
案例3 印象 120
案例4 Lemon Tree 123
5.1.2 在海报中的运用 126
5.1.3 在包装中的运用 130
案例1 清酒 130
案例2 SEPTEMBER 132
案例3 享饮 134
5.2 手写体在饮食领域的应用 137
5.2.1 在中式菜品中的运用 137
案例1 小悦 138
案例2 成城记 140
案例3 清风斋 142
5.2.2 在日式菜品中的运用 144
案例1 花的宴 144
案例2 幸庵料理 146
5.2.3 在韩式菜品中的运用 148
5.3 手写体在影视领域的应用 150
5.3.1 在青春题材中的运用 152
5.3.2 在喜剧题材中的运用 153
5.3.3 在动作题材中的运用 154
5.3.4 在惊悚题材中的运用 156
5.3.5 在儿童题材中的运用 158
第六篇 字与表达
6.1 字与生活 162
6.2 字与声音 172
6.3 字与情感 179
6.4 字与诉说 186
6.5 字与字库 202
6.5.1 汉仪尚巍手书 202
6.5.2 汉仪尚巍清茶体 207
6.5.3 方正字迹-尚巍行楷 210
第七篇 字辑
后记 字与坚持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