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第2版)》介绍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所必需的基础、典型知识,论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系统层面的知识,强调机电一体化系统应该具有的融合性和集成性。内容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导论和单元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接口与电磁兼容技术及其系统设计等。
《机电一体化技术(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和工业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教师和从事机电一体化设计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突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整盆性和集成性
强调经典技术与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
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注重先进设计理念和现代设计方法的应用
前言
第1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导论
1.1 概述
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1.2.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组成
1.2.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要素
1.2.3 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分类
1.3 机电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
1.3.1 理论基础
1.3.2 关键技术
1.4 机电一体化的作用
1.5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
1.5.1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
1.5.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机电一体化的单元技术
2.1 概述
2.2 精密机械技术
2.2.1 机械系统概述
2.2.2 机械传动机构
2.2.3 机械导向机构
2.2.4 机械执行机构
2.2.5 轴系
2.3 传感检测技术
2.3.1 传感器及其组成
2.3.2 传感器的分类及其特性
2.3.3 机电一体化中常用的传感器
2.3.4 传感器的选择和使用
2.3.5 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2.4 伺服驱动技术
2.4.1 伺服系统概述
2.4.2 伺服系统中的执行元件
2.4.3 电气伺服驱动系统
2.4.4 液压/气压伺服系统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机电一体化的计算机控制技术
3.1 概述
3.2 计算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3 工业控制汁算机
3.3.1 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基本要求
3.3.2 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常用类型
3.3.3 单片微型计算机
3.3.4 可编程序控制器
3.3.5 总线工业控制计算机
3.4 数字PID控制技术
3.4.1 数字PID控制算法
3.4.2 PID控制器的参数选择
3.5 嵌入式系统技术
3.5.1 嵌入式系统概述
3.5.2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3.5.3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3.5.4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
3.6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3.6.1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选择
3.6.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内容和步骤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4.1 概述
4.1.1 模型的基本概念
4.1.2 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
4.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数学模型
4.2.1 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
4.2.2 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4.3 仿真理论基础
4.4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实例
4.4.1 电液疲劳试验机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4.4.2 钢轨探伤车超声波探头自动对中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接口与电磁兼容技术
5.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接口技术
5.1.1 接口技术概述
5.1.2 人机接口设计
5.1.3 机电接口设计
5.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电磁兼容技术
5.2.1 电磁兼容技术的有关定义
5.2.2 电磁干扰的形式和途径
5.2.3 常用的干扰抑制技术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6.1 概述
6.1.1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流程
6.1.2 设计思想、类型、准则
6.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产品规划
6.2.1 需求分析
6.2.2 需求设计
6.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设计
6.3.1 概念设计的内涵和特征
6.3.2 概念设计的过程
6.4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详细设计
6.5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评价与决策
6.5.1 系统的评价
6.5.2 系统的决策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1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导论
1.1 概述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促进了机电一体化的形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核心是机械技术和微电子技术,而力学、机械学、制造工艺学和控制学构成了机械技术的四个支柱学科,如图1—1所示。近年来,伴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机械技术的四个支柱学科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依靠着快速、大存储量和高精度的计算机,几乎使任何复杂的力学计算成为可能。机械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来主要靠人工完成的机械设计任务大部分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的出现使得制造工艺产生了一次革命,同时,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成为加工工艺过程的重要技术。变化最明显的是控制技术,它经历了从古老的机械手动控制到继电器逻辑控制、计算机自动控制、智能控制的发展历程,其每一次技术进步都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可见机械技术的四个柱学科无不渗透了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正是由于这些技术的有机融合,使得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均发生了巨大变化,继而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必然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