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贯要求。十多年来,国家逐步建立完善了耕地质量调查、评价、监测的技术标准和工作流程;发布了《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和《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建立了“定期全面评价、年度更新评价、年度监测评价”工作制度;成果为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管理等相关领域工作提供了支撑。但是,当前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耕地质量的内涵,完善现有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与监测指标体系,健全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调查评价技术体系。因此,《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丛书》在梳理、总结耕地质量前期工作的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希望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对耕地质量建设、评价、监测、保护等相关工作进行提升和完善。
本书是《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丛书》第一册,是华南农业大学地理信息工程研究所多年来针对广东省耕地质量监测、整治、更新等工作的重要研究成果。华南农业大学地理信息工程研究所自2004年建所以来,就针对华南地区的土地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正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围绕土地科学问题,研究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以及广东、青海等省的耕地质量调查、评价、监测等相关项目百余项;组建了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再开发重点实验室和国土资源部华南土地综合整治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
本书共七章,第一章、第二章介绍耕地质量的内涵,以及相关概念、定义;总结我国耕地质量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梳理当前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理论方法体系。第三章~第六章梳理了当前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相关工作的内容,结合实例展示调查评价、建设、监测、信息管理的类型、过程、重点与存在的问题。第七章从政策角度出发,介绍了国内外耕地管理、保护工作的现状与特点,指出当前我国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