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复杂产品是指研发成本高、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大型产品、系统或基础设施,涉及航空、航天、航海、大型装备、大型电信等系统。大型复杂产品系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巨大的拉动作用,而且从战略意义上讲,它也是国家安全的需要。然而,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基于其供应链的产业集群的强力支持。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作为一个拥有成熟产业链的高端产业集群,通过规模效应,带动了与其高度相关的装备制造、高端材料、动力系统、电子通信等产业的快速升级,引领了国家整体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从而有效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实现了国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再平衡”以及欧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冲击下,欧美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锁定使我们越来越难引进核心技术;加之我国目前的自主研发能力仍然较弱,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依然处于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GVC)的中低端环节,较难进一步实现集群升级。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要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的战略转型,就必须要大力发展全球领先的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因此,探索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升级的机理,不仅可以丰富产业集群升级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够探寻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升级的路径,为政府、行业协会及集群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本书主要研究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升级的机理和路径,进一步从理论上研究促进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发展的条件、内在机理和相关的支持策略,重点选取我国有代表性的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和集群企业进行实证研究,使理论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本书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探索性的工作。
(1)对于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绩效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都做过不同的研究,本书运用文献分析法,将以往研究中所涉及的影响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的要素进行提炼总结,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绩效影响因素进行了重新梳理,最终提取出六个影响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绩效的关键因素,分别命名为集群内外部环境、集群投融资体系、集群发展后劲、集群科技产出、集群科技创新和集群投入水平。
(2)本书借鉴网络分析理论,首先,选取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网络强度、信任、信息共享和合作解决问题六个维度作为衡量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网络结构状况的指标。其次,根据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的特征,提出集群网络结构与集群绩效之间的关系假设,构建两者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对网络结构、网络关系与集群绩效之间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验证了网络结构、网络关系对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绩效有正向影响以及网络关系对网络结构有正向影响的假设,同时发现网络结构对网络关系有正向影响的假设不成立。
(3)本书研究发现网络关系嵌入对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供应链协同(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SCC)能力中同步决策、产品交付及时可靠及激励联盟三个维度均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从细分维度来分析集群供应链协同能力对集群供应链绩效的作用,可以发现:同步决策、产品交付及时可靠及激励联盟均可以显著提升集群供应链运作绩效;激励联盟和集群供应链运作绩效对集群供应链财务绩效有着直接的正向影响,而同步决策和产品交付及时可靠则是通过提高集群供应链的运作绩效间接地影响集群供应链的财务绩效。
(4)本书研究表明产品模块化(modularity)是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升级的重要途径。产品模块化的实质是分工模块化,有利于功能相对独立的模块(module)间创新知识的互补、分享与整合,使不同的模块可以“并行研发”,极大地提高了知识创新的速度,同时也规避了创新失败的风险,对集群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强化了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核心竞争力,为集群升级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5)本书对集群创新在产品模块化与集群升级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探索,解释了产品模块化的作用路径,有助于企业家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产品模块化的作用机理。集群创新不仅受到组织的学习能力、研发水平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产品模块化水平的影响。这一研究结论契合了熊彼特创新理论中的创新观点,即产品模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促进集群的技术创新,进而影响集群升级。
杨瑾(1973.5),管理学博士,教授,美国奥多明尼昂大学(Old Dominion university)商学院访问学者(2010.1-2011.1)。主要从事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与竞争优势、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项,其他各类省部级基金项目5项。先后参与其他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2项分别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在《科研管理》《中国管理科学》等核心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影响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绩效的关键因素
2.1 原始数据收集
2.2 问卷设计
2.3 集群绩效关键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3章 集群网络结构
3.1 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网络要素界定
3.2 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网络结构模型
第4章 集群网络结构与集群绩效关系的理论假设
4.1 网络结构变量定义及测量
4.2 研究假设
4.3 模型验证方法与程序
第5章 集群网络结构与集群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5.1 量表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信度分析
5.3 效度分析
5.4 模型分析
5.5 实证结果分析
第6章 网络关系嵌入对集群供应链的影响
6.1 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供应链
6.2 集群供应链三维空间模型
6.3 网络关系嵌入对集群供应链协同与绩效的影响
第7章 影响集群模块化升级的因素
7.1 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升级
7.2 影响集群模块化升级的主要因素
第8章 集群模块化升级的理论假设
8.1 模块化与集群创新
8.2 集群创新与集群升级
8.3 模块化与集群升级
8.4 集群创新的中介效应
8.5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
8.6 模型检验方法与程序
第9章 集群模块化升级的实证分析
9.1 研究样本与数据
9.2 变量测量
9.3 描述性统计分析
9.4 假设检验
9.5 实证结果分析
第10章 逆向外包的内涵和形成条件
10.1 逆向外包的内涵
10.2 逆向外包的形成条件
第ll章 基于逆向外包的集群升级及其特点
l1.1 基于逆向外包的集群升级
11.2 基于逆向外包的集群升级的特点
第12章 基于逆向外包的集群升级理论假设
12.1 逆向外包与集群升级
12.2 逆向外包与集群技术创新绩效
12.3 集群技术创新绩效与集群升级
12.4 集群技术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
12.5 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第13章 基于逆向外包的集群升级实证分析
13.1 研究样本
13.2 变量测量
1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13.4 假设检验
13.5 实证结果分析
第14章 实践策略
14.1 提高集群绩效的策略
14.2 基于模块化的集群升级策略
14.3 基于逆向外包的集群升级策略
第15章 结论与展望
15.1 主要研究结论
15.2 创新之处
1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绩效关键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2 集群网络结构对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绩效影响调查问卷
附录3 网络关系嵌入对集群供应链协同与绩效影响调查问卷
附录4 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模块化升级路径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5 基于逆向外包的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升级机理调查问卷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