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财税体制已经同国家治理紧密对接,并且,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税体制改革已经同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进程联系在一起,在彼此交融、相互促进的更高平台上、更广范围内发挥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由此也提出了重建中国特色财政学学科体系的理论任务。该书重点关注财政学基础理论问题,主要议题涉及以下几方面:(1)财政学基础理论创新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方向;(2)财政学研究方法论;(3)财政学研究的多学科视角;(4)财政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发展与未来;(5)财政学学科和教学体系的构建;(6)财政学的前沿研究趋势;(7)财政学量化研究方法,以及(8)与财税体制改革相关的某些实践问题。
高培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术专长为财政经济学、财政税收政策分析。先后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奖、***教学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成果奖、中国财政学会**成果奖、中国税务学会**成果奖、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成果奖、中国人民大学**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决策信息奖等20余项奖励。1997年,入选北京市“百人工程”。1998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和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二层次)。同年,获政府特殊津贴。曾先后3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学习担任主讲人:1997年4月16日,为国务院领导和各部委办负责同志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税收与税制》作专题讲解;2010年1月8日,为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就《世界主要国家财税体制和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作专题讲解;2010年9月29日,为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就《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作专题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