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经过38年的改革,在效率改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对于下一步的改革方向与路径的选择还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对于国有企业这样一个背负国家政策性负担和社会负担的多目标微观主体而言,其企业的性质、目标究竟是什么,如何评价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直缺乏客观有效的共识性指标。本报告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的改革目标,社会主义作为其基本制度决定了必须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中国作为转型中的发展中大国,必须要做大做强做优一批国有企业,而要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中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与改革国有企业。
杨瑞龙(1957年5月-),江苏昆山市人,中国经济学家。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1987年在南京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兼任北京市政府顾问、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丹麦奥登塞大学访问进修。在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非均衡经济学等研究领域颇有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