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云计算(Cloud Computing)迅速发展,从美国的亚马逊到我国的阿里云,国内外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提供了类型繁多、性价比高的IT服务模式,新的服务类型还在不断推出,并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云计算是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巨大变革,众多国家政府以及大型 IT 企业都制定了云计算发展战略规划,以引领或适应技术变革的趋势。
在云计算发展的同时,其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CSA(Cloud Security Alliance,云安全联盟)在2016年2月发布了《2016 年 12 大顶级云计算安全威胁》,指出了包括数据泄露、系统漏洞、拒绝服务、共享技术等在内的12项云安全威胁,云计算的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其快速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云计算中的安全问题,本书从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入手,由浅入深地分析了云计算中面临的安全威胁、云计算服务应具备的安全能力、如何安全地使用云计算服务,以及云安全的相关标准等。本书强调云计算的技术特点,系统介绍了云计算服务过程中提供方、使用方所关注的安全问题,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本书撰写过程中,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与阿里云深度合作,共同探讨教材的大纲、内容,并同时面向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授课,探索高校课程和教材建设的创新合作模式。本书是学术研究成果与企业实践的结合,关键技术章节配有基于阿里云平台的实验,“理论+实践”的模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所阐述的关键知识点,通过动手实践让读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包含11章,各个部分的内容组织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和第2章)主要介绍云计算相关的基础知识。其中,第1章概述云计算的发展历程以及基本概念,并对云服务中的角色和责任进行了划分和界定,为读者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第2章从技术、管理以及法律法规三个方面分析了云计算的安全风险,并给出了进行云计算安全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原则。
第二部分(包括第3~8章)剖析云计算服务的安全能力、运维安全以及云安全技术的发展。其中,第3章讨论主机虚拟化带来的安全问题,详细分析其面临的虚拟机信息窃取、虚拟机逃逸、Rootkit 攻击等安全威胁及其对应的安全解决方案。第4章阐释网络虚拟化的安全问题,分析 IaaS 环境下网络安全域的划分与构建,并介绍阿里云的 VPC,最后提出两种针对虚拟网络的安全服务接入机制。第5章介绍云计算下的身份认证、授权管理以及操作审计。第6章根据云数据安全的生命周期,分析数据从创建到销毁各个阶段面临的安全问题以及对应的关键保护技术。第7章介绍云运维的基本内容,分析其相对于传统运维的区别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第8章结合下一代网络应该考虑的技术,介绍零信任模型、MSSP、APT 攻击防御、大数据安全分析等内容。
第三部分(包括第9章和第10章)介绍如何安全地使用云计算服务。其中,第9章针对云用户控制权弱化的问题,区分了云计算服务的角色并进行了责任划分,然后从用户的角度介绍云计算服务的使用过程。第10章结合不同应用场景介绍云安全解决方案。
第四部分(包括第11章)介绍当前云计算服务的安全标准和管理机制。第11章阐释国内外云计算服务的安全管理、云安全标准以及管理规范。
本书的层次结构清晰,内容循序渐进,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安全、计算机及其他信息学科云安全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广大云计算运维人员、云计算安全开发人员以及对云安全感兴趣的读者的参考书籍。作为教材时,可参考第3章到第5章的最佳实践进行课程实验,包括第3章云计算平台中的虚拟化主机安全管理,第4章VPC的相关实验,第5章身份管理、权限管理以及操作审计的实践等。本书为读者提供云安全问题的系统知识,并借助阿里云的实践使读者深入理解关键技术,提升读者对云安全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本书由陈兴蜀主持编写,第1~2章和第11章由陈兴蜀编写,第3章、第6章由曾雪梅编写,第4~5章和第8章由葛龙编写,第7章由罗永刚编写,第9章由王海舟编写,第10章由王文贤编写。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师生的大力支持,王毅桐、金鑫、邵国林、杨露、陈广瑞、苑中梁、车奔、陈佳昕、赵成、陈蒙蒙、赵丹丹、王煜骢、王伟、王小艳、滑强、李敏毓、马晨曦等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没有他(她)们的支持与帮助,很难完成本书编写工作。
本书是教育部-阿里云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的规划教材,同时获得四川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的支持。
感谢阿里云团队对本书编写给予的大力支持,李妹芳、苏建东、杨宁、李俊、李兰柱、董斌雁、安忍、王晓斐、邬怡、杨宁、肖力等阿里云的专家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大量帮助,尤其在讨论书稿内容、提出重要建议、申请阿里云平台资源、提供参考资料等方面给予了重要支持。
同时还要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朱劼编辑和出版团队的辛勤工作。
本书仅代表作者及研究团队对于云计算安全的观点,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准确或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后续改进和完善。
编者201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