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动车组技术特点1
1.1 高速动车组/轨道结构1
1.1.1 高速动车组组成1
1.1.2 轨道组成3
1.2 高速动车组声源机理5
1.2.1 声源构成5
1.2.2 声源分布8
第2章 噪声基本概念10
2.1 声学常用术语及声传播特性10
2.1.1 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10
2.1.2 气流声源分类12
2.1.3 声波的衰减15
2.2 噪声对人的影响及噪声控制的一般原则17
2.2.1 噪声的主观评价17
2.2.2 噪声的危害21
2.2.3 噪声控制的一般原则22
第3章 动车组噪声相关标准24
3.1 卫生环境噪声标准24
3.2 高速动车组噪声标准26
3.2.1 车内噪声标准26
3.2.2 车外噪声标准28
3.2.3 相邻速度级噪声差值28
3.2.4 静置噪声标准29
3.3 噪声限值分析30
3.3.1 车内噪声分析31
3.3.2 车外噪声分析31
第4章 动车组噪声控制管理流程35
4.1 噪声控制管理的目的及意义35
4.2 噪声控制管理的主要工作35
4.3 阶段管理36
4.3.1 概念设计阶段36
4.3.2 方案设计阶段37
4.3.3 详细设计阶段38
4.3.4 样车试制阶段39
4.3.5 样车试验阶段39
4.4 相关材料模板39
第5章 动车组噪声控制方法43
5.1 动车组低噪声设计43
5.1.1 声学总体指标的制定43
5.1.2 声学指标优化44
5.1.3 内装详细设计45
5.2 列车关键部位噪声优化46
5.2.1 动车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46
5.2.2 空调系统通风管道的消声措施51
5.2.3 空调系统设备的振动控制52
5.2.4 风挡结构降噪设计63
5.2.5 受电弓气动噪声控制86
5.2.6 主断器动作冲击噪声控制104
5.3 车内外噪声预报107
5.3.1 基于试验的隔声量仿真模型修正108
5.3.2 轮轨噪声计算研究121
5.3.3 气动噪声仿真计算实例130
5.3.4 车内外噪声仿真预报137
第6章 动车组部件声学性能测试151
6.1 隔声技术151
6.1.1 隔声原理151
6.1.2 隔声测试方法152
6.2 吸声技术154
6.2.1 吸声评价方法155
6.2.2 吸声材料参数特性155
6.2.3 吸声系数测试方法158
6.3 设备声功率测试方法159
6.3.1 混响室测试声功率159
6.3.2 半消声室测试声功率161
第7章 动车组噪声测试验证163
7.1 基于试验模型的气动噪声测试163
7.1.1 模型车及测试环境概述163
7.1.2 远场噪声及声源识别基本理论163
7.1.3 远场测量数据结果分析167
7.2 车内外标准测点的频谱特性分析169
7.2.1 车外噪声声源识别169
7.2.2 车内噪声频谱特性分析179
参考文献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