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国制造2025企业智能化转型为主线,概述这一转型期的核心转变,从智能机器集成、自动化软件开发新思路、智能工厂实现全集成架构等多个角度进行细节描绘,并结合产业实际的应用案例,确保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可读性高。
本书旨在以切实的落地实现为指导思想,并以实际的跨界融合技术来阐述“智能集成”的实现路径、智慧工厂的路线图,以智能集成所面临的实际的互联互通、互操作这些问题分析技术实现,包括智能集成对于通信的层次需求,以及在不同层级实现这些互联互通的方法,智能机器开发流程、仿真技术,以及*新的模块化概念mapp进行了介绍,具有极高的参考意义。
肖维荣,博士,德国卡塞尔大学电气工程系工学博士,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EMBA,研究领域:现场总线与控制技术,电机的设计与计算,用数值场分析方法设计电磁能量转换系统,磁浮轴承的设计与应用,电机与驱动系统的动态仿真,PLC,IPC,变频器、伺服系统等工业自动化技术,模糊逻辑以及非线性调节技术,在国际国内各学术期刊发表35篇以上论文,并且是《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装备自动化工程设计与实践》两本教材的主要作者,自1996年起担任贝加莱(中国)总经理以来,积极推动前沿控制技术在大学的实践,共为中国本土大学资助26个合作实验室,并且推动实时以太网POWERLINK技术的开源以及在中国的应用推广。
前言
第1章智能时代的变革需求
智能时代的自动化需求
1.1.1 新的消费需求改变制造业
1.1.2制造业面临的压力与使命
1.1.3成本效率的三大主题
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新视角
1 21 自动化行业产品到方案的转变
1 22集中与分布的关系变革
开放自动化是必然趋势
1.3.1 市场宣传以及联盟锁定的手段
1.3.2技术壁垒
智能时代“人”的因素
1.4.1 智能时代的规范
1.4.2人的角色定位
1.4.3精准文化
第2章智能集成中的互联互通
2.1互联互通
2.1.1 互联互通在不同阶段的变化
2.1.2软硬件接口问题对集成的影响
2.1.3智能集成时代的互联互通需求
2.2工业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2.2.1 现场总线技术到工业以太网
2.2.2工业实时以太网
223实现实时性的几种方法
2.2.4主要的实时以太网技术比较
2.2.5设备互联互通
2.3 0PC UA在智能集成中的角色
2.3.1 智能集成中对于语义互操作的需求
2.3.2 0PC UA的介绍
2.3.3 POWERLINK的OPC UA集成
2.4安全集成通信
2.4.1 安全对智能集成的意义
2.4.2未来安全技术发展的几个特征
2.4.3分立的安全与集成安全
2.4.4 0penSAFETY-解决集成中的安全
2.5标准体系的解读
2.5.1 工业4.0的参考架构模型设计RAMI 4.0
2.5.2工业4.0标准制定体系
2.5.3相关标准列表
2.5.4 中国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架构
第3章软件在智能制造中的角色
3.1 软件在智能机器开发中的重要性
3.1.1 工业软件构成了核心竞争力
3.1.2工业软件是赢得未来的关键
第4章智能机器人集成--封闭到开放系统
第5章智慧工厂集成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