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硬着陆去哪儿了
硬着陆阴影曾笼罩着中国经济。2013年下半年,鉴于中国经济若干主要指标断崖式回落,境外一些重要研究机构,以及境外主流媒体,包括高盛、《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纷纷认为中国经济将硬着陆。2014年上半年,国内少数大牌学者也开始提出这一观点。
当时中国经济形势确实异常严峻,硬着陆有相当大概率,说人唱衰中国并不公允。20012011年,按美元计算,中国商品出口年均增长21.7%,2011年后连续多年负增长;1998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年均增长33.3%,20112015年的年均增速猛然降至0.9%(见图1)。
霎时间,种种令人沮丧的信息铺天盖地,网上更是一片悲情。企业遭受煎熬,一些金融机构出现巨额坏账,地方政府焦头烂额,宏观经济表现堪忧,各方预期一派悲观。
图1商品出口增速断崖式回落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平均增速断崖式回落
对于这种陡然由热转冷的经济形势,全球范围内很少有经济体能经受得住。委内瑞拉因出口受挫,国内经济一塌糊涂,本币大幅贬值,人民水深火热。
然而,中国经济顽强挺立。特别是2016年,工业好转已是不争事实。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些主要财务数据,持续数月全面好转。如亏损企业累计增长数,2016年11月同比增长仅0.2%,比2015年猛降17.2个百分点。这数据也许不一定准确,但比2015年同期低17.2个百分点的假,恐怕是造不出来的。
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稳步上升。2016年11月累计同比增长4.4%,比上年上升3.3个百分点。这一指标未受2015年基数高低影响,真实性更高一些。当然,2016年下半年生产者价格开始上涨,但即使去掉这一因素,上升趋势也比较明显。
企业库存增速开始回升。这一数据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行为特征,或可说是企业信心指数。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2014年8月以来,存货累计增速持续下降。撇开价格因素不说,大致是典型的去库存过程,也是信心下降的过程,对宏观经济有很大不利。因为根据经验,去库存将拉低GDP增速0.5~1个百分点。然而2016年6月,存货累计增速在降到-1.0%的水平后,开始上升,至2016年11月累计同比增长3.1%,比10月上升1.7个百分点,比2015年同期上升2.3个百分点。这里有价格因素的影响,但上升趋势明显。
工业利润增速开始上升。2015年,中国工业利润负增长。2016年1、2月份同比增长4.8%,至11月累计同比增长9.4%。更重要的是,这同样未受2015年基数影响。浙江工业利润2016年至11月累计增速,更是达到16.3%。
硬着陆去爪哇国了!如果没有小概率突发事件,如果金融体系,以及债市、汇市和股市,能有大致的稳定,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阴影,应已经或正在消散之中。
是什么因素使得硬着陆阴影消逝或正在消逝?总的来说有四点:
一是改革造就的民企崛起;二是加入WTO带来的开放活力;三是近40年快速发展积累的人力和物质资本;四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应对有方,若干政策成功等。但客观地说,基本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消费崛起。消费崛起是由居民收入增长相对加快推动的。居民人均收入占人均GDP比重,大致已从2011年的41.4%,上升到2015年的44.5%,上升了3.1个百分点。这就使得在出口投资等指标断崖式下滑的情况下,消费增长率直至2015年,仍坚实地保持两位数。即使消费增长率在2016年有所下降,11月累计增长实际仍达9.2%。
草根韧性。有人会说,居民收入增长相对加快,难道不是增加企业成本吗?兄弟,常识会骗人的!中国经济长期粗放外延增长,遍地是黄金。据我调查,仅一个美容足浴行业的毛巾洗涤专业化、社会化,就可以为店家每年节省开支10余万元。劳动成本上升压力之下,企业强化精益管理生产等,省下的钱有可能超过劳动工资增长。更重要的是,如劳动者收入长期低下,占GDP比重长期很低,商家的东西卖给谁去?草根韧性决定了民间有很强应对能力。
积极收缩。当中国商品出口从年均增长20%多,降到负增长时,绝大多数企业懵了。这好比准备了20人的酒席,却只来了不到10人,这宴席看来是办不下去了。其实最佳的应对办法很简单,缩小宴席规模,请已来的客人痛饮,浙江民间企业用的就是这招。相当一部分企业这几年积极压低库存、减少负债、减少用工,由此导致低水平下的生产经营新均衡。典型者如杭州一家专营出口家具尾单的企业,果断关闭3家门店,集中精力扩张和做好旗舰店,在经济寒风中取得较好业绩。
创新强化。这里既包括积极推进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发育,更包括致力于新品开发和加快技术进步。萧山一家占全国水泥厂土建施工市场份额1/3的企业,积极向酒店业一站式全产业链服务拓展,促进了企业转型。名列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中民营建筑企业首位的中天建设集团,积极发展工厂化生产,努力向建材行业拓展,其氟硅产品逆势而上,生产经营稳健增长。浙江工业投资20142016年虽有较大回落,但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仍达14.6%,比全省工业投资年均增长高1倍。
硬着陆之围或将暂解,当下应积极探讨如何促进经济回升的问题。本人已观察到了一些重要迹象,提出了浅V回升判断。如何积极促进这一回升?本书在这方面花费了较多笔墨,如能回答读者心头一些疑惑,是本人荣幸。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坚定民间信心。法治现状不容乐观,生命尚如此脆弱,更何况财产权;全面深化改革仍有较多阻力,重大改革缺少显著进展;全球化惊现逆流,二战后的美好时光或正在终结;金融体系等存在较多风险,经济运行仍需高度审慎。未来中国走向如何,未来发展或有较多不确定性,相当一些人迷茫不安。
不过,我们应清晰认识到中国经济是典型的具有坚实支撑的典型三明治结构。上层是国企,中间层是政府,底层是草根经济。国企效率相对较低,尤其是经营或有一些问题,如2016年年底杭州市拍卖商住用地,楼面价最高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4.3万元,据总部在杭州的好地网分析,出让金的2/3来自国企。政府居于中枢,但也比较为难。利益集团如坚冰般难以破除,传统价值仍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进展较难令人满意。草根经济,是中国经济当下一股最积极健康和最活跃的力量,他们正从2011年以来的打击中恢复过来,竞争力正在恢复重构。
草根经济唯一的选择就是好好干活。小区外新开的粢饭小铺,小夫妻俩从早上6点干到晚上8点多,脸上始终堆着微笑。这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所,小孩的未来幸福,父母的寄托,让他们没有半丝理由可以懈怠,而这正是中国东南沿海民间经济一个缩影。所谓草根经济,当然还包括改革开放后迅猛壮大的众多民间大中型企业,如低调的中天建设集团、桐庐快递帮、深圳华为等,他们是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别看一些企业家似乎玩世不恭,言语消极,其实他们像丛林中的狼一样机敏地等待着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的商机。
希望在民间,希望在千千万万民间企业家当中。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政府依靠他们,形成了快速的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现如今也必须紧紧依靠他们。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的处境有一点点艰难。财产权总是像达摩克利斯剑那样高悬于他们头顶,以前钱少无所谓,但现在资产是他们的价值体现,产权问题凸现;企业税费加重,中产税负也不轻,被称为最高智囊的大牌学者只与西方比较,不做国内的纵向比较,认为宏观税负不高,指责别人跨界不懂,更让人特别不好受。
当务之急是企业减负,强化民间产权保障,增强民企信心,优化提升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而当下,仍存在着有人欢喜有人愁的结构性困境,以及压指标和片面追求数字好看,一些地方收过头税等较多问题。虽然经济已有浅V回升迹象,但仍面临着较多困难和压力,如何真正形成微微向上的实际增长曲线,唯有上下齐心,共同努力。
祝福中国经济!
卓勇良
2017年1月7日于杭州城西余杭塘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