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分为:卷一·中国科学哲学思想探源,本卷是作者关于中国古代科学哲学思想研究文章的汇集;卷二·中国数学哲学思想探源,本卷是作者关于中国古代数学哲学思想研究文章的汇集;卷三·中国管理哲学思想探源,本卷是作者关于中国古代管理哲学思想研究文章的汇集;卷四·科学史与科技古籍研究,本卷是作者关于科学史与科技古籍研究文章的汇集。
周瀚光,男,1950年出生,浙江宁波人。1983年于复旦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兼任上海市科协第7届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第3届和第4届副理事长,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传统管理科学应用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数学史学会第5届理事,《中医药文化》杂志编委及学术委员,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客座教授,上海科技馆科学顾问等。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8部,主编学术著作10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代表著作为:主编(与袁运开合作)《中国科学思想史》(上、中、下三卷,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该书曾获得第13届中国图书奖,第5届安徽省图书一等奖,第6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等奖项。另还曾获得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品奖,上海市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曾多次赴美国、法国、韩国等国家以及台湾等地区参加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所著《先秦数学与诸子哲学》一书已被翻译成韩国文字出版。
第一卷 中国科学哲学思想探源
序一(郭书春)
序二(陈卫平)
前言(作者)
第一卷(上)
第一编 中国古代科学方法研究
引言
1.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2.关于科学方法的一般考察及本书的研究进程
第一章 中国古代科学方法三十六则
1.《周易》的“取象运数”
2.孔子的“举一反三”
3.墨子的“言有三表”
4.《管子》的“明于计数”
5.庄子的“技进于道”
6.《墨经》的“察类明故”
7.孟子的“苟求其故”
8.孙膑的“赛马对策”
9.荀子的“辨合符验”
10.韩非的“参伍之道”
11.《吕氏春秋》的“耕之大方”
12.《中庸》的“学问思辨行”
13.《黄帝内经》的“阴阳相错”
14.《黄帝内经》的“五行生胜”
15.《淮南子》的“审其所由”
16.《九章算术》的“由问而术”
17.王充的“考心效事”
18.张衡的“效象度形”
19.张仲景的“见病知源”
20.赵爽的“形数统一”
21.刘徽的“割圆求极”
22.葛洪的“变化之术”
23.范缜的“质用统一”
24.孙思邈的“博学精思”
25.沈括的“验迹原理”
26.朱熹的“格物致知”
27.叶适的“尽观自为”
28.李冶的“推理明数”
第一卷(下)
第二卷 中国数学哲学思想探源
第三卷 中国管理哲学思想探源
第四卷 科学史与科技史估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