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的情感结构——中国大陆电影(1978年以来)
定 价:¥45
中 教 价:¥29.70 (6.60折)
库 存 数: 0
本书以过去三十年表现在电影中的当代中国精神历程为基础,以道德感、个人感、漂泊感、现实感,指代各个阶段表现在电影中的当代中国情感结构的主要类型。就本文的分析而言,贯穿全文的正是当代影片中所体现出的政治世界与生活世界辩证博弈,这一关系构成了分析情感结构的核心逻辑。
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重要的。
列宁
描绘情感必定是电影的中心目的。
于果·明斯特伯格
通过凸显生活中无数表面现象,电影让灵魂深处的动机了然若现。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电影批评与理论的全部历史,可以被视为关于银幕隐喻的历史:窗框与画框之争或者还可以在精神分析的意义上加上镜框。电影既是画框与镜框,但归根结底,影片是向世界敞开的一扇窗户(安德烈·巴赞)。从这扇窗户望出去,我们理解身处的时代,*终理解我们自己。冬雾弥散,人群行色匆匆的街头
刘春,女,1983年出生,烟台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文学学士,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媒体应用艺术硕士,香港城市大学媒体文化研究艺术硕士,华东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文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化产业室助理研究员,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学术秘书,《上海电影产业发展蓝皮书》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