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任务中的“进头脑”展开论述,阐明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入大学生头脑研究的重大意义,指出了实际工作开展中若干重要问题,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专题讲座、课堂文化建设、规范教学活动等方式方法,落实“入脑”工作。本书对于高校党建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时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大学生头脑”是高校“三进”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启发作用,学生是否能真正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还得靠学生自己。教师应当确信,只要做到“以学问教人,以道德育人,以自身的人格感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一定会深入大学生们的“心坎”。
目录
绪?论……………………………………………………………………… 001
一、研究意义 ……………………………………………………… 001
二、研究现状 ……………………………………………………… 003
三、研究方法 ……………………………………………………… 005
四、研究思路 ……………………………………………………… 007
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011
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入脑”工作若干重要问题…… 012
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大
??意义 …………………………………………………………… 01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大学生“头脑”的目标 …… 019
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 021
四、“入脑”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025
五、“入脑”的关键环节 ………………………………………… 029
第二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入脑”工作………………… 032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协调共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进头脑 …………………………………………………… 032
二、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入脑”工作 ………………………………… 038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自我锤炼 …………………………… 047
四、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 057
第三章?开展专题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理论……………………… 06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 064
二、中国特色会主义的发展进程 ………………………………… 067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 …………………………………… 077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与要义 …………………………… 079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范畴 ………………………… 082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品质 ……………………………… 090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 099
第四章?加强课堂文化建设,活跃“入脑”工作的课堂氛围………… 105
一、课堂纪律文化建设重要性 …………………………………… 105
二、从“教”的角度,选择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 114
三、从“学”的角度出发,促进学生自觉自主学习 …………… 120
四、加大感情投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召力 ………… 126
五、提高语言表达艺术,提高入脑入心的实效 ………………… 130
第五章?规范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动”起来…………………… 137
一、“知”“行”结合与实践教学 ……………………………… 137
二、实践教学活动的形式 ………………………………………… 142
三、实践教学对“教”与“学”的促进作用 …………………… 149
四、实践教学的困境缘由 ………………………………………… 155
五、多方面努力,促学生“动”起来 …………………………… 158
第六章?加强对教育教学的评价考核,促进“入脑”内容的“存盘”?164
一、加强对学校层面的评价考核,让学校产生“紧张感” …… 164
二、加强对教师层面的评价考核,使教师产生“紧迫感” …… 168
三、检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产生“压力感” …… 172
第七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入脑”环境……………………… 180
一、加强大学物质文化建设,塑造大学形象 …………………… 181
二、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凝聚大学力量 …………………… 185
三、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 197
四、规范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展现大学人风采 ………………… 202
五、依法管理校园网络,净化网络环境 ………………………… 205
结?论……………………………………………………………………… 208
附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入大学生头脑研究”调查问卷…… 209
绪论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随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在党章和宪法中确定下来。十七大、十八大召开之后,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成为全党第一位的政治任务。在高等学校,借助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成功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进”工作得到扎实而有效的推进。
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时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的“三进”工作,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大学生、教育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青年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大学生头脑”是高校“三进”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应该看到,“三进”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大学生头脑”这一课题着眼于总结“三进”工作的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大学生头脑”工作顺利开展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扎实推进“三进”工作服务。
一、研究意义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入脑入心,从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显然,加强入脑入心研究工作意义是重大的。
(一)提高大学生学习效果的需要
从调研情况来看,87%的接受调查问卷的同学内心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在理论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和态度是积极的、端正的。但是在学习方法方面、在参与实践教学方面、在课堂文化建设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接受调查问卷的学生中,只有52%的同学表示,经过学习,已经掌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显然,要提高学习效果,就有必要认真研究、分析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加以解决。
(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需要
习近平同志指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显然,教师对于学生的成长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问卷调研显示,92%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促进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的影响主要通过理论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等方面体现出来。因此,认真分析研究教师在上述几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深化理论学习、端正教学态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等方面,以此推进学生学习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教师注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推进学校各级领导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入脑工作不是单一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它是学校各级部门分工配合的结果。本问卷显示,56%的学生认为学校各部门相互配合对搞好入脑工作有重要影响,38%的学生认为多少都有影响。教师数量、辅导员数量、经费保障、各部门配合上、名称的使用上和设备配置等方面跟不上,就会障碍入脑工作。学校领导、管理层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必须解决进头脑问题。学校领导、中层管理干部学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会在机构设计、经费保障、人员配备以及各部门配合方面取得实效,确保进头脑的物质条件。同时,理论精髓进领导干部的头脑,能增强领导干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自觉性,促进领导层及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存在问题。促进理论首先要进教师的头脑,才能保证教师教育教学的政治方向、行为准则、理想追求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和规范。
(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大学生头脑研究,也是加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需要
为了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真总结教学方法,以优良的学术成果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开展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成长起来,它表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入脑工作,可以有效地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学研究,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服务。
二、研究现状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加强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由此,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进”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凸显了此问题研究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改革中专门设置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来学习贯彻中央的精神。教育部专门组织编写了通用教材,作为高校教学之用,并规定本课程的教学学时数达到 108 学时,分两个学期进行,这就在硬件上保证了“三进”中的进课堂与进教材。但是,“三进”工作中,相比起来,“进头脑”仍是软肋。表现在:
(一)“进头脑”的课题很少,尤其是没有大课题
据查,到现在为止,尚未看见以“进头脑”为题目的国家课题出现。教育部的课题中,一般课题、重点课题也鲜见这类课题。就是专项课题也不常见,只是在少数年份中有少量的与此相关的专项课题。这方面的课题较多是在省教育厅课题以及各大学内在设定的年度课题。显然,课题的分布设置与入脑工作的重要性不相称。
(二)“进头脑”学术成果“质”和“量”微
一是学术专著不多,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相关成果很少。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内容的专著不少,但是专门研究“入脑”工作的学术专著不多。笔者读到“入脑”方面的学术专著是2003年8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唐鹏教授主编),之后,就没有查阅到专门论“入脑”的学术专著。2015 年底,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研究论文集》,这本著作在研究“三进”相关方面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它不是整体上研究“入脑”工作的。
二是学术期刊的文章不多,高级别刊物刊载的专论入脑研究学术文章就更少了。从中国知网上检索结果看,专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内容的“入脑”相关文章有 384 篇文章。大多数是发表在级别不高的刊物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导刊》《高校理论战线》等专业期刊算是最高级别的学术刊物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各院所主办的杂志、综合性重点大学学报的社科版上很少登载专论“三进”文章或入脑文章。
三是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中,也很少专门研究“入脑”或“三进”的。从中国知网查阅,仅查到一篇硕士论文是专门涉及“三进”的,那就是2010 年华中师大研究生车纯贤的硕士学位论文,题目是《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方面就没有看到任何信息了。
四是科研成果重复性较大,雷同较多。学术成果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内容的更新、“三进”工作的思路、着力点、机制等,造成创造性的成果不多。课堂文化建设、课后文化建设、学校内部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方面等研究注重不够,而这方面是有大文章可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