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栋新型狂草与写意甲骨文书法》为王乃栋先生的书法作品集,计收录近作九十五幅。作者以中国书法文字辨识难度高、*原始的甲骨文作为主攻方向,独创了参以古玺章法、岩画构成和行草笔意的“写意甲骨书法”;在学习借鉴张旭、怀素狂草基础上,大胆改变章法,进行狂草书法艺术“现代意味”的探索,打破传统草书书写行距,形成整体草书章法,用高度抽象的书法笔墨线条艺术地表达现代人复杂的心理状态和审美情绪,经多年探索实践,形成了具有个性特点的创新型狂草。为作者多年来执著于中国书法艺术本体精神而自出新意的探索实践。
王乃栋,上海1946年生于上海。青少年时师从王壮弘先生、徐松芒先生,交游笃深。
新疆1966年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总场支边。
1982年师从韩天衡先生。
1983年书法作品首次展出,行书书法作品于江苏省美术馆“祝您成才书法展览”展出。
1984年甲骨文书法作品入选安阳“殷墟笔会展览”;《谈书法艺术的形象性和抽象性》发表于《书法研究》总18辑。
1985年《康里子山的族属及其书法艺术的探索》发表于《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书法史中的康居、康里人》发表于《新疆艺术》1985年第6期。
1986年《康里子山的康居、康里人》转载于《造型艺术研究》1986年第1期。
《古丝道上的书法家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发表于《新疆艺术》1986年第6期;于新疆大学考古专业学习时,受聘讲授书法选修课(一学期);《笔势太极说》入选全国第二届书学理论会论文;篆刻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届书法篆刻展览;书法作品入藏岳飞纪念馆;
6月,任新疆书法家协会理事。
1987年《当代书风新变的必然与偶然》入选书法新十年学术论辩会论文;
《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章草书体的发展》发表于《新疆艺术》1987年第5期;
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1988年发起举办中国新书法大展览,并担任评委;
《一块值得注意的楷书碑》发表于《书法研究》总32辑;
参与编写《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隶书笔法新论》入选中国汉碑学术讨论会论文;《书法现代观念的困惑》发表于《中国美术报》1988年第27期;
10月,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石河子分校副校长。
1989年《西域少数民族书法家遗存作品考》发表于《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年第1期;
《略论书艺发展的物质因素》入选全国第三届书学理论会论文;
《萨都刺的书画艺术》发表于《新疆艺术》1989年第4期;
草书作品发表于《书法》杂志1989年第3期;
1990年8月,“王乃栋写意甲骨文书法展览”在广东东莞市举办;
香港《收藏天地》杂志第十一期专文介绍写意甲骨文书法;
《谈书法艺术的形象性和抽象性》(简介)收录于《中国书法论著辞典》;传略收录于《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
1991年《书法文化的物质视角》入选首届西安国际书学研讨会论文;
4月,“王乃栋书法展览”在新疆石河子市举办;
任新疆书协书法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写意甲骨文》由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丝绸之路与中国书法艺术——西域书法史纲》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书法作品入选江苏美术馆“中国当代书法家作品邀请展”。
深圳:1992年调入深圳。
《书法题款艺术图解》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甲骨文书法作品入选《甲骨文书法艺术大观》,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任深圳市宝安区书法家协会主席。
1993年3月,“王乃栋书法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并由中国书法杂志社主办王乃栋书法座谈会;
两件书法作品入藏中国美术馆;
《中国书法》杂志1993年第3期刊发王乃栋书法展述评,并刊登书法作品两件;
5月,任深圳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理事;
《写意甲骨文书法》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篆刻六方入编《中国印谱(一)》,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被聘为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深圳分校书法教授;
获二级美术师专业技术职务。
本年起,作品和传略先后收录于《中国美术年鉴》《中国书法今鉴》《中国印学年鉴》《中国当代书画名人大辞典》《中国古今书家辞典》《当代中国名家书画宝鉴(卷一)》等辞书。
1994年《深圳画报》第12期刊发《以甲骨作草篆,变契刻为奇文——王乃栋的写意甲骨文》报道。
1996年12月,“王乃栋书法展览”在深圳博物馆举办;
《王乃栋书法集》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7年《写意书法的探索》发表于《现代书法》1997年第2期。
2000年《陈道复传世书法的真伪问题》入选日本东京第四回国际书学研究大会论文;
《陈淳书法真伪图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西域少数民族书法家遗存作品考》转载于《20世纪书法研究丛书:考识辨异篇》,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2002年《中国书法“鸳鸯对”鉴定全集》三册:《历代楹联书法真伪图鉴》《碑学名家书法真伪图鉴》
2003年《陈道复传世书法作品真伪论辨》发表于《美术报》2003年7月19日;
自4月14日起,在《书法报》先后发表鉴定文章八篇;《“鸳鸯对”辨伪两例》《字如珠联随手移》《“高人”知几多?》《妄想此处也“吃药”》《<多景楼诗>亦有假》《<捕蝗>谷笔非米帖》《<研山铭》真伪略说》《米芾<丹阳帖>子子生之谜》。
2004年1月,受聘为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于《书法报》发表鉴定文章两篇;《伯乐瞠目叶公诧》《<多景楼诗>的书写时间和书者略说》;《中国书法墨迹鉴定图典》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并在深圳举行首发式;
《书法导报》5月19日专版介绍书法艺术与研究成果;
《“鸳鸯对”作伪手法鉴析》(一)至(十)连载于《收藏》2004年第1期至第12期;
《略谈中国古书画的艺术鉴定法》发表于《中国文物报》2004年11月17日。
2005年《鉴评本怀素自叙》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中国书法三大体系图释》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唐寅<西洲话旧图>辨伪》发表于《收藏》2005年第2期;
《故宫藏赵之谦<楷书五言联>是真迹?》发表于《收藏》2005年第3期;
《徐渭(款)<青天歌>是何人书?》发表于《收藏》2005年第6期;
《关于四级分类鉴定法的设想与实践》发表于2005年第10期;
《怀素<自叙》墨迹所钤之疑难宋印考》发表于《中国文物报》2005年1月12日;
《书画鉴定四级分类法——客观反映传世古书画现状的科学鉴定新方法》发表于《中国文物报》2005年5月18日;
《怀素<自叙>水镜堂刻本之误刊宋印考》发表于《中国文物报》2005年9月28日;
《楹联书法真伪鉴别(二则)》发表于《中国书法》2005年第2、3期;
《怀素<自叙帖>墨迹(清宫旧藏本)鉴考》发表于《书法》2005年第6期;
在“深圳文化大讲堂”第35讲主讲《书法艺术的欣赏与鉴定》,相关内容发表于2005年11月29日《深圳特区报》。
2006年《中国书画分类鉴定图说》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故宫藏石涛<高呼与可图卷>的鉴定问题》发表于《中国文物报》2006年1月11日;
《再谈故宫藏石涛<高呼与可图卷>的鉴定问题》发表于《中国文物报》2006年5月24日;《书画经典展中的非经典因素》发表于《中国文物报》2006年8月23日;
《书画鉴定四级分类法——客观反映传世古书画现状的科学鉴定新方法》转载于由学苑出版社出版的“收藏鉴赏书系”《大家谈收藏·书画(一)》。
2007年3月,受聘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讲授书画鉴定课;
《故宫藏石涛<清湘书画稿>的鉴定问题》发表于《收藏》2007年第1期;
《王右军墨宝的“白翻黑”》发表于《收藏》2007年第3期;
2008年《关于展子虔<春游图>的鉴定问题》发表于《中国文物报》2008年3月19日;
《<旧拓晋唐小楷>辨伪与<怀素自叙>问题》发表于《中国文物报》2008年8月13日;
《传世名作抑或民间高仿——展子虔<游春图>的鉴定》发表于《收藏》2008年第9期;
2009年《妄鉴王羲之<雨后帖>与歪批怀素<自叙帖>》发表于《中国文物报》2009年1月14日。
深圳:
受邀为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举办的“读书年活动”做《书法欣赏与鉴定》讲座。
2010年《书画国宝与泡沫》发表于《书艺》卷六;
书法作品发表于《第二届全国名师展览作品集》(书法报特刊);
6月,受邀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做《书画鉴定》讲座。
2011年10月,“王乃栋书法艺术展”在深圳鹏宝轩艺术馆举办。
2012年《宋徽宗<草书千字文>之迷与赝品问题》入选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文献与鉴赏国际学术研讨论文;
3月,被聘为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9月,被聘为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11月,为北京大学第三届书法研究生班讲授书画鉴定实用教程;
《草书艺术——王乃栋书法作品集》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书法作品在“第五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个人专项展中获金奖。
2013年3月,被聘为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学术顾问;
5月,为北京大学第三届书法研究生班讲授笔法发展史;
《王右军墨宝的“白翻黑”》发表于《文化书法》2013年秋季号;
书法作品入藏中央档案馆;
书法作品入藏韩天衡美术馆;
11月,为暨南大学书画鉴赏专业班做书画鉴定讲座;
12月,被聘为全国人大深圳培训研究院讲授书法选修课。
本年起,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讲授书法选修课。
2014年《宋徽宗<草书千字文>真伪鉴定与赝品失误度》发表于《文化书法》2014年秋季号;5月,为北京大学第四届书法研究生班讲授书画鉴定课;
10月,为北京大学首届书法名师精英班讲授书画鉴定课;
本年起,为深圳元培学堂讲授书法课及书画鉴定课;
2015年4月,为北京大学第二届书法名师班讲授书画鉴定课。
2016年《中国书画鉴定学研究》定稿。
2017年为广州美术学院艺研班做书法鉴赏讲座;
《王乃栋新型狂草与写意甲骨文书法》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写意甲骨文
长谷自生风
登山长步月出塞可观云
涛来如万马云止若一龙
艺文弘大漠口叩德企天山
八法无吾法师人要胜人
麟
鹿鸣
待考文字
好风相从
雨后复斜阳
福临门
鹿鸣
云从龙
好风如水
游鱼乐
风正一帆悬
风涛
厚德载物
祥云高升好风长
祥云高升好风长
新型狂草
日课
习字
习字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现代 毛泽东 沁园春·雪
南宋 朱煮 春日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
宋 苏轼 水调歌头
明 杨慎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唐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唐 高适 别董大
宋 王令 送春
唐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南宋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唐 杜秋娘 金缕衣
南宋 朱熹 劝学诗
唐 李白 上李邕
唐 韦应物 滁州西涧
唐 李白 关山月
唐 王之涣 凉州词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竹里馆
唐 王维 山居秋暝
现代 毛泽东 采桑子·重阳
宋 杜耒 寒夜
南宋 朱熹 观书有感
宋 卢梅坡 雪梅
唐 杜甫江 南逢李龟年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唐 杜牧 江南春
唐 杜牧 江南春
宋 苏轼 水调歌头
唐 张继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枫桥夜泊
现代 毛泽东 沁园春·雪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唐 王翰 凉州词
唐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
唐 杜牧 山行
唐 杜牧 山行
唐 李白 昔一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韦应物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滁州西涧
唐 王之涣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登鹳雀楼
唐 王维 山居秋暝
唐 杜甫 绝句
唐 杜甫 绝句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
唐 韩翊 寒食
唐 韩翊 寒食
唐 韩翊 寒食
唐 韩翊 寒食
唐 韩翊 寒食
唐 李白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望天门山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