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当前的世界情势以及发展趋势在概述传统国家责任理论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国际社会出现的传统理论所难于解决的问题和在新形势下传统理论所表现出来的局限性进行全面的考察,对传统国际法理论与当今国际法理论的发展进行比较、对现实实践和重要判例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论述,从法理上阐明在跨界损害的国家责任领域导入严格责任的必要性和客观趋势。而后结合有关国际条约对跨界损害的国家责任以及国家在跨界损害领域为域外私人行为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进行了探讨,并结合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各条款草案就跨界损害领域中行为者的国际合作义务之内容、方式及其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本书的第二个特色在于,参考的资料——由于德国位于欧洲中心,与多国接壤,加之有优良的比较法和国际私法传统,所以德国学者在跨国环境污染国际私法问题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其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如关于《罗马Ⅱ条例》涉及环境侵权法律适用的规定以及外国行政许可在内国能否限制受害人诉讼请求的效力问题等——因此,德文资料是本书写作的主要参考资料。此外,笔者在写作中还参考了西班牙文、法文以及日文资料。一直以来,笔者都以学习外语为乐,现在把这个爱好与自己的专业研究结合起来可谓有喜有忧。喜的是可以让笔者能够阅读更多专业文献,忧的则是看这些小语种文献毕竟不如看汉语和英文那么顺畅,因而,对阅读效率还是有所影响。但无论如何,鉴于在环境侵权法律适用问题上英文资料相对较少,如果不阅读这些小语种文献,是不可能完成这本书的。
本书的第三个特色,则是它在推动国内侵权国际私法的研究上作了些微不足道的工作。说起侵权国际私法,国内国际私法学者似乎人人都很精通。但笔者也注意到,在侵权国际私法领域,国内的研究仍然存在空白区域或者有待深入加强的地方,如损害结果发生地法适用的可预测性标准、附属连结理论等。另外,在外国公法的适用问题上,国内的研究也较为薄弱。本书在可预测性标准、附属连结理论以及涉及公法适用的特别连结理论和外国法参考理论等问题上,都投入了相当的笔墨。
笔者衷心感谢那些在本书研究过程中帮助收集资料的同行,他们是邹国勇、许庆坤、马明飞、邓瑾、薛童、吕思轩等人。在这里,一并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感谢我的老师——武汉大学法学院郭玉军教授。郭老师和蔡兴老师多年以来一直对我的工作和生活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感谢我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的同事和领导刘仁山教授、徐伟功教授和邓烈教授,感谢他们给予我的鼓励和帮助。同时,还要感谢我的妻子韦小珍女士对我工作的理解和大力支持。
当然,鉴于本人外语水平和学识水平有限,虽然自认很努力,但书中还是难免会有疏漏和错误之处,在此恳请读者给予宽容和指正。
向在胜
2016年10月2日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
前言 … 1
第一章基本概念的界定 … 1
一、跨国环境污染的概念 … 4
二、跨国环境损害的定性 … 7
(一)各国国内立法关于环境损害的定性 … 7
(二)各国国际私法关于环境损害的定性 … 8
第二章环境侵权法律适用的国际国内专门立法 … 12
一、涉及环境保护的一般性国际公约 … 12
二、涉及特定领域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 … 13
(一)《巴黎公约》 … 13
(二)《伦敦公约》 … 14
(三)其他双边协定 … 15
三、有关国家的国内法规定 … 16
(一)《瑞士国际私法》 … 16
(二)《比利时国际私法》 … 18
四、《罗马Ⅱ条例》 … 19
(一)《罗马Ⅱ条例》第7条的调整范围 … 21
(二)第7条中的有利原则 … 26
(三)《条例》中例外条款和意思自治
条款的适用 … 27
第三章一般侵权法律适用规则在环境侵权领域的运用 … 31
一、侵权行为实施地作为连结点 … 34
(一)概述 … 34
(二)以侵权行为实施地为连结点的立法与
司法实践 … 36
(三)对《奥地利国际私法》立法的考察 … 37
(四)侵权行为实施地法原则在环境侵权
领域运用之讨论 … 39
二、损害结果发生地作为连结点 … 43
(一)概述 … 43
(二)以损害结果发生地为连结点的立法与
司法实践 … 46
(三)荷兰有关环境侵权法律适用的司法
实践 … 55
(四)损害结果发生地法原则在环境侵权
领域运用之讨论 … 60
三、遍在理论:基于有利原则确定准据法 … 62
(一)遍在理论与有利原则的概念 … 62
(二)有利原则在环境侵权领域运用之讨论 … 69
(三)对德国司法实践的考察 … 78
(四)有利原则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 80
(五)对德国立法的检讨 … 85
四、遍在理论:基于可预测性标准确定准据法 … 88
(一)可预测性标准的概念 … 88
(二)可预测性标准的价值基础:信赖保护 … 89
(三)国际私法中信赖保护的理论基础 … 93
(四)采用可预测性标准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 99
(五)可预测性标准在环境侵权领域运用之
讨论 … 101
五、重叠适用模式 … 102
(一)英格兰模式:双重可诉从一般原则到
例外 … 103
(二)德国模式:从重叠适用到公共秩序保留
条款 … 106
(三)日本模式:重叠适用模式的坚守 … 112
(四)重叠适用模式在环境侵权领域运用之
讨论 … 115
第四章侵权行为地法原则的软化规则在环境侵权领域的运用 … 122
一、侵权行为地法原则与非主权空间 … 122
(一)公海上发生油污之情形 … 123
(二)公海上发生船舶碰撞之情形 … 126
(三)太空物体造成环境损害之情形 … 128
二、当事人共同属人法原则 … 129
(一)当事人共同属人法原则的历史演进 … 129
(二)共同属人法原则的正当化理由 … 134
(三)共同惯常居所地法与共同国籍国法的
取舍 … 135
(四)共同属人法原则在环境侵权领域运用之
讨论 … 137
三、附属连结理论 … 141
(一)附属连结理论的概念 … 141
(二)附属连结理论的历史演进 … 147
(三)附属连结的适用条件 … 149
(四)附属连结理论在环境侵权领域运用之
讨论 … 154
四、意思自治与最密切联系原则 … 155
(一)意思自治 … 155
(二)最密切联系原则 … 158
第五章环境侵权中外国行政许可的私法效力 … 160
一、德国请求权排除制度之立法构造 … 161
(一)德国法上的防御请求权 … 162
(二)《德国不可量物侵害防止法》许可程序中的
请求权排除 … 163
(三)《行政程序法》计划确定程序中的请求权
排除 … 165
(四)《水管理法》承认程序中的请求权
排除 … 166
二、请求权排除的例外制度品格 … 168
三、请求权排除的正当化理由 … 170
(一)立法与司法实务部门的观点 … 170
(二)学术界的探讨 … 171
四、行政许可私法效力之比较法考察 … 174
(一)行政许可对损害赔偿请求权的限制或
排除 … 175
(二)行政许可对防御请求权的限制或
排除 … 176
五、承认外国行政许可在内国效力的解决方案 … 178
(一)概说:公法与国际私法 … 178
(二)属地原则 … 181
(三)承认理论 … 185
(四)特别连结理论 … 188
(五)外国法参考理论 … 200
主要参考文献 …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