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以李继广博士参与某著名飞机设计研究所关于对地攻击性无人机作战效能研究项目为基础撰写的著作,李继广等人在查阅当今世界上主要无人机系统的功能、性能、作战使用模式、功效效果等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经典评估模型、现代专家评估模型和神经网络等方法,对无人机对地攻击的效能进行了细致分析与研究,结合国内外先进无人机特点与对地攻击使用实例,综合得到了一套对地攻击效能评估方法。
本书将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攻击型无人机系统效费分析研究,并将效费比这一综合性战技指标作为主要决策依据和关键技术,指导攻击型无人机系统的设计、研制与使用。攻击型无人机效费分析在观念上实现了三方面的重大突破:一、从重视性能到重视效能的重大突破;二、从重视采购费到重视寿命周期费用的重大突破;三、从仅重视效能或仅重视寿命周期费用到着眼于二者的统一,即重视效费比的重大突破。其中,全寿命周期成本(LCC)概念与计算方法已在国外军工产品研制与采购中深入人心,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它克服了传统上仅注重降低生产制造成本的局限性,强调“产品成本是研发设计的结果”,统筹考虑产品的可生产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等要求,减少产品在交付使用后的使用与维护费用。LCC管理强调以顾客为中心,不仅考虑了生产,同时也考虑了使用者的耗费,确定有利于提高成本效果的设计方案。
本书从无人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出发,导入对地攻击型无人机的作战样式、评估攻击型无人机作战效能的方法以及对地攻击型无人机的效费分析方法,可读性和科学性并重。给读者带来阅读愉悦的同时,又以严谨的态度介绍了对地攻击型无人机效能评估和效费分析的方法。本书适用于各类航空院校相关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学与参考。同时适于航空系统专业技术人员使用。
李继广,男,1987年11月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专业为导航制导与控制。研究方向是无人机飞控控制理论与设计,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项目。
董彦非,男,1970年11月生,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飞行力学、航空装备仿真与效能评估。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陈欣,1958年11月生,北京市人,工学博士,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专业为导航制导与控制。长期从事无人飞行器的飞行控制系统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多项国家“863” 和国防重点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在数字式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方面具有独特见解,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已应用到多个无人机型号当中。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什么是无人机
第二节 对地攻击型无人机综述
第三节 对地攻击型无人机作战模式
第四节 2009—2047年美国无人机发展规划
第五节 无人机设计的核心——飞控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 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第一节 攻击型无人机效能分析
第二节 对地攻击型无人机效能评估建模
第三节 算例分析
第三章 寿命周期费用分析
第一节 相关概念
第二节 国外攻击型无人机寿命周期费用模型
第三节 寿命周期费用模型类别
第四节 LCC建模与应用实施程序
第四章 效费综合分析
第一节 效费权衡分析基本程序
第二节 攻击型无人机寿命周期费用的可比性
第三节 攻击型无人机效费比
第四节 权衡分析的比例模型
第五章 相关结论
第一节 效能分析
第二节 费用分析
第三节 设计和使用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