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字形容易筱,就是“灵”。在认识她之前,我已经是“觀品”的常客了。那时住在地坛,经常散步到国子监附近吃一个清爽的小点喝个小茶,从最开始只有几道,到现在已经做完了二十四节气。在觀品,茶食是主角,茶是配角,精致的茶点那样恰好地放在器皿里,养“馋虫”也养眼。我最爱的是雪耳百合团子,爽脆的银耳和百合被雪白的团子包裹住,每吃到一口都是惊喜,不由感叹这个女孩儿怎么这么灵!
相熟是我们都搬到乡下,时不时骑自行车串个门儿喝茶做饭玩儿,会好奇地打量彼此的厨房和冰箱,讨论如何让某种食材更美味。每次易筱都会准备点心,春天她会用山里刚摘的艾叶做一道清香微苦的艾草卷,梅子下来就晒一点梅脯分给我并嘱咐喜欢软一点就马上吃,喜欢味浓一点就再晒两天……时节变换茶食也变换,质朴又自然,我们都是通过接触食材,感知季节,一步一步向内关注,愿与万物做朋友,愿与四时合其序,一饮一食皆修行。
——小白
慢下来就有好时光 / 自述
我出生于南方,儿时的假期大多是跟祖母一同度过的,祖母生于民国时代,一辈子都生活在山林裡,过著自给自足的生活,祖母会做许多种地方美食,自小吃她做的美食也奠定了现在我创作茶食的灵感来源。
我大学时期学的是平面设计专业,毕业后在北京的广告公司工作,爱好比较广泛的我,在这期间对烘焙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让原本平淡的生活多了许多乐趣,记得那段时间,常常在加班后烘烤蛋糕直到深夜,这样的激情一直持续不退,也促使了在2013年与先生彭德勒一起开设了我们在五道营胡同的第一家店—「觀品」茶食店,主打口味清爽的新中式茶点。
想来特别好玩,最初我们其实并没有想好卖什麽,而开店的初衷,只是单纯的想要分享我们所喜爱的生活方式。那是缘起于开店之前去清迈和PAI的一次游玩,在那个慢悠悠的小镇,我没有看到任何著急的表情,当地的人们好像从没有匆忙的事,走进一家小店,点餐完毕,店主亲自料理,食材是自己种的,採下,清洗,烹饪。不急不忙,很用心的製作。新鲜食物+热咖啡,这不就是平常生活应有的样子吗?那一刻我感到内心的某种东西被点亮了?
受祖母做茶的影响,我自小就喜欢饮茶,因此构思研发了第一款茶点:茉莉清茶酪,从那时候开始便不断研发用中式食材做的茶食。儿时祖母做的米酒,是念念不忘的美味,因此创作了枸杞米酒糕,是对乡愁的表达。银耳和百合、黑芝麻和豆腐等传统食材的搭配,以及二十四节气点心的研制也陆续运用到了茶食的创作之中,做成了各式各样的创意茶点,值得感恩的是,也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喜爱??
先生彭德勒为艺术工作者,同时喜欢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及东方美学,在他的影响下我开始探索古时候人们的生活和饮食文化,这些也带给我很多灵感和思考。如今我们共同生活于北京郊区的村子里,过著我眼中的美好生活:用心做著喜爱的事,遵循自然,安安静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味蕾的记忆和故事,第二部分则是平日生活的点滴纪录。儿时经历过的时光、吃过的食物、当时的气味,好似并没有随著年龄的增长而被遗忘,当我开始回望过去,我看到了自己真正喜爱的是什麽,明白了这些,也让我变得更加坚定和脚踏实地,遵从内心,安然自在,这也是我最重要的财富。写下这本书,希望也能带给在读的各位稍许的安宁与美好。
易筱,“观品”店主,擅长制作中式茶点。凭借自己敏感的味蕾和制作家乡甜食的记忆,将东西方甜品的制作工艺与中国传统茶点结合,在茶点的创意和造型上独树一帜。在光影的映衬下,素朴的中式茶食呈现出别样的雅韵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