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开始……
这本书展示了处于不同时代的人类生活的画面——这些画面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如何从原始走向现代。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如何从在池塘中找寻食物的穴居人,发展到今天能够进入太空,并能在几秒钟内用微波炉做出美味佳肴的现代人。人类文明早期,人们不断迁移,靠捕猎动物,采集野生水果、坚果和根茎为生。直到大约距今一万年前,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人类社会中逐渐形成——耕种。耕种使更多的人能够生活在一起,聚集在同一个地区,城镇也由此形成。也因为这个过程,人们有了更多的食物储备,这促使了艺术家的产生,人们的生活中也出现了罐子、珠宝和闪亮的石镜。通过集体劳动,古埃及人建造了金字塔和远洋船,古罗马人则享受着温暖的蒸气浴和角斗士角逐。而在地球的另一面,玛雅人则建造了宏伟的庙宇。
接着,让我们把目光移向欧洲。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欧洲进入了黑暗时代。因为大多数人忙于战争,无暇通过思考进行新的发明。而当时的中国则大不同。繁荣的商业贸易、先进的思想和技术,以及火药、指南针和纸币的发明,都展示着欧洲以外各国的发展水平。那个时候,虽然欧洲人的生活在飞速变化,但大多数人仍生活在乡村,生活随季节而变化。而远在地球的另一边,贩卖盐和黄金的商人,跋涉数百千米来到非洲小镇廷巴克图开展贸易。在这里,穆斯林学者在优秀的大学里学习,他们的声名远播到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宫殿,也就是奥斯曼苏丹和他的嫔妃的所在地。
直到18世纪,世界才真正发生改变。欧洲的水手们在环游世界后,带回了咖啡、糖和茶。在维也纳这样的欧洲城市的会客厅里,作家和思想家们在进入舞池纵情舞动之前,会坐在一起畅谈科学与自由。当然,那个时代并不是每个人都想改变。在加拿大的太平洋沿岸,人们仍然靠捕鱼、采集野生坚果和捡拾贝类为生——这是一个与工业发达的英国如此不同的世界,它远离那些高耸的烟囱、林立的工厂与穿梭着的蒸汽火车。随着时代的变迁,电话、电灯和飞机等新发明接踵而至。20世纪50年代,美国所有的城镇都在制造汽车。而在印度的街道上,虽然牛拉车仍是常见的景象,但即使在这里,生活也在加速。与此同时,我们还能看到,古罗马帝国的全部人口只相当于如今东京这样一个城市的人口。而在未来,也许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会到月球或火星上生活,谁又知道呢!
请在跟随本书穿越人类历史的时候,注意找寻隐藏在每张文明画面中的一个穴居人,他在大约16万年前离开山顶,开始了一场时空穿越之旅。如果你找到了他,请你假设自己现在就是他,就站在他的位置,来观察那个时候的世界。最后,请把本书翻到72~73页,随着穴居人一起解答历史谜题,检验自己的历史知识吧!
作者:吉姆 派普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古代史和现代史,在成为全职作家之前从事出版业10年。他创作出许多非小说类儿童读物,其作品多是历史主题。
译者:王建博,就读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现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实习临床药师。钱筱筱,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硕士研究生,本科取得教育学,应用英语双学位。主要研究领域:英、美、德等外国课程与教材研究,国内外校外(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研究;相关经历:一年高中英语任教经历,并为我国多个知名教育机构研发配套教材和主题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