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读人群 :本书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学生环境学课程的选修教材,也可供其他需要了解环境是什么的人士阅读和参考。
(1)同时兼具严谨的“环境学导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和生动易读的环境保护科普图书的特点。
(2)严谨、系统的环境保护教科书。内容涵盖生态学、生物学、人口学、气候学、地理学、环境自然科学、环境伦理学等领域的经典科学理论体系,满足本科生“环境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是国外本科教材,针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提供丰富的在线支持。
(3)提高公众环境保护素养生动、易读的科学普及读物。通过一系列真实而生动的案例,启发我们认识自己的行为对环境质量的改变以及这种改变反过来对自身身体和健康的影响,启发我们在面对自然环境时应做出的选择和可采取的行动。无论是科学研究人员、政府决策人员、城乡规划人员、环保行业从业者、环保志愿人员、环保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热爱生活、热爱环境的普通民众,本书都可以给你以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励你明智地为在提高人类福祉做贡献的同时保护我们的星球。
(4)生动、真实的案例取自丰富的生活世界,从农耕、游牧文明到工业革命和信息社会,从北美、欧洲发达国家到非洲、亚洲等新兴发展中国家。以案例对现实的环境问题与解决办法背后的科学道理抽丝剥茧,以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将这些科学道理的精髓传递给广大读者。
译 者 序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环境与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生产与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至关重要。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随后,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近二十年来,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这对中国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国民环境素养的提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积极引进国外优秀图书是缩小我国教育事业与国际前沿差距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帮助中国读者深刻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吸收西方环境保护的创新理念与解决方案,电子工业出版社引进全球知名图书出版社Pearson Education出版的The Environment and You一书。
译本原著The Environment and You是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的创办院长、世界知名生态学学者Norm Christensen为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倾注心血的珍贵成果。该书通过一系列真实而生动的案例启发我们认识自己的行为对环境质量的改变以及这种改变反过来对自身身体和健康的影响,启发我们在面对自然环境时应做出的选择和可采取的行动,同时还系统地为我们介绍了环境科学知识。该书涵盖了一代又一代科学家通过孜孜不倦的研究与实践所构建的生态学、生物学、人口学、气候学、地理学、环境自然科学、环境伦理学等领域的经典科学理论体系,对现实的环境问题与解决办法背后的科学道理抽丝剥茧,并通过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将这些科学道理的精髓传递给广大读者,帮助我们将知识转化为理解力,架起了一座沟通科学与大众的桥梁。该书对待科学的态度为“系统的思考”(systems thinking),引导我们全面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这对于学习环境科学这一交叉学科尤为重要。该书的写法、见识、思想都有独特与高明之处,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它强调你的日常生活行为的环境效应,强调切实可行的、弹性的、创新的环境问题解决方案,这让我们跃跃欲试,对未来充满希望:每个人都能采取许多对环境具有可持续性的行动来保护环境,提升人类福祉,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译者希望将原著的丰富内容、先进理念与核心思想带给中国读者,让更多中国读者对环境科学的方方面面、环境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人类能够为环境带来的改变有更系统的学习和更深刻的认识。充足的知识储备为我们的可持续行动做好了铺垫,也让我们对保护环境的重大责任有了更强烈的意识。正如Norm Christensen在原著最后一章所说,“So, do it. But also know that your knowledge brings with it additional responsibilities.”(所以,行动起来吧。但你也应知悉,你学到的知识会带来更大的责任。)
本书不仅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可供环境及相关领域的管理人员、研究人员阅读使用,而且也可作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科普读物与大众读物。本书共20章,每章关注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个具体问题,包括可持续性、环境伦理、能量与环境、生物体与种群、人口增长、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水资源、森林资源、能源与电力、城市生态系统、环境与人类健康等,每章均通过列举真实可靠的科研结果与缜密地分析问题为科学研究得出的每一个结论与做出的每一项预测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此外,部分章节的“聚焦科学”模块剖析了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提出的科学理念与获得的科研成果,并展示了科学研究应当如何应用于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当中;“解决之道”模块展示了世界范围内对环境保护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与团体所实施的创新的解决方案,其践行者包括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性的银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摇滚乐队、婚礼策划者、体育组织、大学,等等。
本书由谢绍东和李亚琦负责与组织书稿的总体设计、翻译、审核和最终定稿,译者团队全体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全程参与了书稿的资料准备、翻译与审校等工作。其中,第1章至第5章由李亚琦翻译,第6章至第8章由史芳天翻译,第9章至第11章由李诗瑶翻译,第12章与第13章由吴蓉蓉翻译,第14章至第16章由李晶翻译,第17章至第20章由郝宇放翻译。此外,杨文文、邓媛元参与了书稿资料准备、图字翻译与书稿校订工作,施雨其、周杨、孙佳宁参与了书稿讨论与校订工作。在此,衷心感谢译者团队每位成员在翻译与多次审校中的辛勤工作与努力付出,感谢薄宇对译本出版工作的无私付出与大力支持,同时也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编辑团队对译本出版工作的大力推动与支持。
译者深知由于自己背景知识、专业水平与学术视野有限,对原著的认识高度与深度不够,译文中难免存在诸多错误与不足之处。译者在此诚恳地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根据读者的宝贵意见不断完善译本,为提高译本的质量而不懈努力!
谢绍东 李亚琦
2017年4月 于燕园
前 言
变是唯一的不变,这句话广为流传。数十亿年中,地球环境和生物不断变化。数万年中,我们人类不断变化;每一代人使用的技术、价值观和对环境的理解也不断变化。人类使用的技术和增长的人口改变了地球环境,这种改变比过去和现在的任何物种造成的改变都要大。
你与你周围的世界目睹了这一不可阻挡的改变过程。过去一个世纪,地球上大多数人的健康水平与福祉显著提升,而我们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却显著增大。一个世纪以前,全球人口少于20亿,而今人口达70亿。此外,我们如今的资源使用量和废物产生量均为一个世纪以前的数倍。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水和石油等资源正在减少;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已很普遍;地球物种的灭绝率是前工业时期的10倍以上;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化学,地球气候正在变暖。
这些改变威胁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许多人的福祉,而这会直接影响我们自己。这些改变是不可持续的,但它们并非不可避免。可持续性和生态系统是贯穿本书的重要主题。可持续的行动和改变需要我们对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有深刻认识。的确,生态系统很复杂,但其功能和可持续性的关键要素却很简洁。在一个逐渐城市化和被科技驱动的世界,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之间的联系看似微弱,甚至毫无关联。但事实上,二者始终直接相关,这种关联也引起人类重视。
我并未对影响人类生活的多种环境问题带来的严峻挑战轻描淡写,因为我们需要对挑战有一种平衡观。天真的乐观主义不可能激发出人类行动与影响中的巨大改变,悲观主义亦不可。我们能做出改变,也能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改变世界,我对此很有信心。你将成为这一改变过程中的一员,我对此深信不疑。这种信心与信念是写这本书的动力,对未来的希望是灵感的来源。
Norm Christensen
作 者 简 介
本书作者诺姆?克里斯腾森(Norm Christensen),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生态学教授和创办院长,于加州州立大学夫勒斯诺分校获学士和硕士学位,于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获博士学位。诺姆教授曾任职于许多顾问委员会,包括1988年黄石公园大火生态效应的机构间专责小组、太平洋西北部森林管理环境问题委员会、关于生态系统管理科学基础的美国生态学会委员会、美国核废物技术审查委员会;曾任职于美国自然保育基金、未来资源、环境保护基金和北卡罗来纳大自然保护协会委员会;他是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也是美国生态学会前任主席。诺姆教授科研工作的核心主题是由自然与人为原因引起的生态系统变化,其研究内容包括草原、灌丛和森林大火的因与果,人类土地利用与撂荒对生态系统变化与物种保护的影响,以及全球变暖模式对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
诺姆教授的大学本科教育工作,尤其是基础层面的教育工作,是他杜克大学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曾两次获得校级卓越本科教育奖。他在杜克大学环境科学与政策的本科生项目发展中贡献很大,也为这一项目教授了15年以上的基础课程。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是诺姆教授为科研付出的珍贵成果,也是他为了将学生与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倾注热情的珍贵成果。
主要译者简介
谢绍东,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分别获四川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和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一直从事城市与区域大气污染成因、来源与控制及区域大气污染环境规划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讲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在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排放源清单、酸沉降影响与控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布点优化、大气污染成因来源与控制等领域取得了创新成果。针对北京大气污染控制开展了长期研究,为北京空气质量改善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2014年获首都环境保护先进个人。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8项。
Norm Christensen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的创始人、院长,杜克大学生态学研究型教授;加州大学生物学硕士,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科学推进美国联合会的会事。
译者:谢绍东,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分别获四川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和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一直从事城市与区域大气污染成因、来源与控制及区域大气污染环境规划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讲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在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排放源清单、酸沉降影响与控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布点优化、大气污染成因来源与控制等领域取得创新成果。针对北京大气污染控制开展长期研究,为北京空气质量改善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2014年获首都环境保护先进个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