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模块编程工具App Inventor像一个魔法师,不仅激发了学生利用手机进行创造的热情,也成就了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让手机用于教育的想法。本书内容丰富、应用性和趣味性强,是作者多年来在App Inventor领域教学研究成果的系统化凝练。在案例的选择上,将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整合到App Inventor教学中,体现了项目的趣味性和生活化。本书选择了学生*熟悉的情境,即把每个案例都融合在校园课堂中,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学习素材,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书配有多媒体课件、案例素材和源代码等教学资源,免费向任课教师提供。本书适合作为对移动应用开发感兴趣的科技人员、计算机爱好者及各类自学人员参考书,也可供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师参考。
编者的话
我们正处在一个数字化社会,被这个时代称为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我们习惯对着手机吐槽自拍,游戏休闲,购物导航……人是铁,饭是钢,找不到手机最惊慌!然而并非手机有无穷魅力,勾魂的是数不清的APP。只要一机在手,点击一个个APP图标,我们似乎就可以忽略时空的限制,进入自己的专属世界。
那么,在你心目中是不是也有一个特别的APP,一个自己专属的APP,它或许是一个能帮助你学习的手机应用,或者仅仅是一个有趣好玩的应用,又或许在这个应用中的角色是你和你的家人。是的,我们能不能将心中的想法转化为应用原型,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手机应用,利用移动计算机技术来满足个人的需求呢?
答案是肯定的,App Inventor可以帮助你实现心中的这个APP。
App Inventor是一个可视化,可拖拽的编程工具,用于在Android平台上构建移动应用。利用基于Web的图形化的用户屏幕生成器,可以设计应用的用户屏幕(外观),然后像玩拼图玩具一样,将块语言拼在一起,来定义应用的行为。引用App Inventor之父Harold Abelson(MIT教授)的话:App Inventor编写的应用程序或许不是很完美,但它们却是普通人都能做的,而且通常是在几分钟内就可完成。
你能猜出以下用App Inventor块语言来定义应用的功能吗?
点击红色按钮,将画布的画笔颜色设为红色。
点击橡皮擦按钮,将画布上的图案清空。
触碰画布,在坐标(x, y)上画一个半径长度为8的实心圆。
这就是一款简单的涂鸦板手机应用。可以看到,比起传统的程序代码,这些块语言更容易理解,你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加入更丰富的功能,比如在涂鸦板应用中可以设计一块调色板用来设置画笔多彩的颜色;可以将所绘制的图片保存在手机中等。动动脑筋,我们还能将涂鸦板改编设计出更富有创意的手机应用,比如签名吧,打开手机中的照片作为画布背景,虚拟签名,在这里你可以潇洒地挥笔写下大圣到此一游。
此时的你是否已满怀期待、跃跃欲试,赶快打开这本书吧,当你合上书时肯定会获益匪浅。在这本书中,你将经历一次充满发现,充满奇迹的旅行。让我们用App Inventor拼出梦想中的创意,诠释心中的世界!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在App Inventor领域教学成果的凝练和体现,在Google公司的大力支持,先后承担了Google精品课程、Google教材出版资助计划项目、Google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开发资助项目的建设。本书的主体内容多次在App Inventor全国师资培训班上讲授并不断完善。
本书由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吴明晖教授、杭州建兰中学的金敏老师担任主编,杭州采荷实验学校的李瑶老师、杭州高新实验学校的程陶奕老师、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谢奕女老师担任副主编,共同完成了本书的编写工作。特别感谢Google中国教育合作项目部的朱爱民经理和邓倩女士,以及很多参加过该课程师资培训的教师朋友们,他们为本书提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欠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读者也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AppMOOC保持沟通交流,共同推进App Inventor的学习和分享。
吴明晖,男,博士,教授,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主任,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负责人,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杭州市131第一层次培养人选,杭州市属高校中青年教学名师培养人选,杭州市电子服务与智慧工厂重中之重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大数据与电子服务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计算机学会理事、杭州市工业与信息化专家、Google校企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Google奖教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曾赴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机系软件开发与管理实验室访学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