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为线索,系统地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尤其是*近出现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还介绍了很多操作性较强的图表,以方便读者对理论的理解和使用。 本书既适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商管理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MBA学生作为教材或参考书使用,也可以作为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企业管理工作相关人员的参考资料。
前 言
自彼得?德鲁克提出人力资源概念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经历了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再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不同阶段的管理重点、管理职能以及组织形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当今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来自组织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多重挑战,经济全球化、移动互联技术等环境对组织管理的挑战必然带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对在新环境下组织如何通过人力资源创造更大价值提出了新要求;对于中国本土企业来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凸显,如何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仍然是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挑战。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与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在获取、激励与保留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机制设计及其运营能力决定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为此,在总结多年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我们编写了本教材。本书以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为线索,系统地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本书既适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商管理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MBA学生作为教材或参考书使用,也可以作为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企业管理工作相关人员的理论与实务参考。
本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
(1)系统性。本书系统地阐释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入手,以人力资源获取、保留与激励、培训与开发为线索,阐述了各个职能模块的核心理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流程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框架,涵盖了系统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所应包含的理论知识。全书力求理论阐述清晰,信息充分,内容之间前后呼应。
(2)实践性。本书在内容安排上简化了纯理论的讨论,突出了对方法、流程以及适用性等方面的介绍;并通过穿插在各个章节中的引导案例以及各章后的案例讨论,使读者可以了解不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增强对不同背景下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的理解以及运用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用性。本书从内容安排上力求精练与实用。在围绕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系统介绍的同时,又通过每章中的学习目标、引导案例、小结、思考题以及案例研讨等一系列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体例安排,方便广大教师与学生作为课程教材与练习使用,使本书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本书由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王兰云主编,王海霞副教授担任副主编,多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参编。各章节具体分工如下:王兰云(第1章、第2章、第6章、第9章);王海霞(第5章、第8章、第10章);苏磊(第11章);程江(第4章);王春艳(第7章);李奕(第3章);王熹(第12章);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硕士研究生王向东、霍丹丹、李红、张晓璇进行了资料的准备以及部分章节初稿的撰写工作。本书由王兰云对全书的结构进行设计与编排,并在完成初稿后,对全书的内容进行了审核。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应用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本书仅列出了主要的参考文献,在此谨向有关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另外,在本书的写作与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来自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各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有关本书的教学辅助材料,请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http://www.hxedu.com.cn)免费注册下载。
由于编者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性,书中会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联系方式:wlyn2007@163.com、tj_whx@163.com。
编 者
2017年1月
王兰云,女,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近年来主持和参加完成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教材一部。研究专长:人力资源管理。她的 研究方向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主要教授的课程有:本科专业基础课:《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绩效与薪酬设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MBA 核心课程:《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