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80后天秤男,自由游走独立拍片的职业人像摄影师。每年4-10月在成都,11-3月在海南。
新浪微博:@独立摄影师-石头
合作艺人:马郁、廖银玥、萨尔罕等
合作作家:程婧波、彭柳蓉、宁远、朱敏、小七等
合作图书杂志:《食梦貘.少年.盛夏》《你配得上世上的一切美好》《墓地樱花》《择一城终老》《爱格》《青春美文》等
刚开始拿起相机,是在遇见悠悠以后,目的是为了记录生活中真实的美好。没想到拍到后来变成了职业的人像摄影师,但坚持简单自然的审美理念和回归生活本身的拍摄态度一直没有改变。
我并不想对自己的拍摄风格下定义,所谓风格,就是做真实的自己。忠于被拍摄者本人,在凝固自然生活瞬间的同时,把真实的情感融入画境中,这就是我想做的——生动、鲜活的拍摄。
我喜欢“日常”这两个字,感觉它不浮躁,特别平和。
我所理解的人像写真,是自然、真实地记录下某个阶段的情绪和状态,于日常最动人的地方,美于生活但又不脱离生活。
在许多年后翻看,可以开心地告诉身边的人:“你看,这是我那个时候的样子。”而不是,那个时候装什么什么的样子。
80 后这一代在小时候甚至中学到大学的时候,每个人一定都有几张想立马销毁再也不想被人看见的照片。那些照片都画着浓浓的妆,粗黑的眉毛、各种颜色的眼影、大红嘴唇,穿着千奇百怪的像是要去参加演出或者是一块布裹在身上的服装,在挂着纯色或者印着海滩等画面的摄影布的影棚里摆着千奇百怪的姿势。现在拿出来看,也不过是当做笑柄。
时间走到21 世纪,我们还要拍过两年就再也不想拿出来看的写真吗?
喜欢比较生活的写真,除了不会回避身体上的不足、真实记录生活状态以外,最重要的是有着充满情绪的脸。开心的大笑、不掩饰地露出不完美神情,所有生活里存在的都可以真实、生动地呈现出来。画面一下子就生动、鲜活起来,变得有生气和有灵魂。
无论是胖一点的、有雀斑的、还是眼睛小小的,尊重她们,还原她们真实的样子,现在做的写真大概就是这样了,何必要去做别人呢?
忠于被拍摄者本人,在凝固自然生活瞬间的同时,不断把真实的情感融入画境中,这就是我想做的拍摄。
照片没有意义又如何,只要有情绪的照片就一定能让某个人展露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