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较为全面的介绍了坦克装甲车辆悬挂系统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传统悬挂形式的布局及其对悬挂性能的影响、车辆振动模型的建立、车辆对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的系统需求、车辆悬挂系统连杆对阻尼特性的影响以及特殊使用工况对悬挂系统性能变化的影响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书中还结合一些实例对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和说明。
本书试图帮助读者理解履带车辆悬挂系统的发展、组成和原理。解决学习和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比如平顺性和缓冲可靠性对悬挂刚度的需求是否存在差异?应如何调节两者之间的矛盾?减振器应该消耗哪些能量?消耗多少?什么时候开始消耗等?
1990.9-今: 装甲兵工程学院机械系车辆室教员。曾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出版过图书有《装甲兵武器装备论证概论》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悬挂系统发展历程
第二节 悬挂系统结构形式
第三节 悬挂系统的评价指标
第二章 悬挂系统弹性元件结构布局
第一节 主体弹性元件
第二节 扭力轴等刚度布局
第三节 扭力轴不等刚度布局
第四节 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混合布局
第五节 布局对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技术状况变化的影响
第三章 悬挂系统振动特性
第一节 履带车辆的无阻尼自由振动
第二节 履带车辆的有阻尼自由振动
第三节 履带车辆的无阻尼强迫振动
第四节 履带车辆的有阻尼强迫振动
第五节 履带环对车辆角振动的影响
第四章 悬挂系统刚度需求
第一节 车辆直驶过程中通过障碍时所受冲击力
第二节 车辆垂直跌落时所受冲击力
第三节 扭力轴刚度对车辆振动和冲击的影响
第五章 减振器阻尼需求
第一节 车辆振动冲击对阻尼的需求
第二节 减振器构造及其阻尼特性
第三节 车体振动特性和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匹配
第六章 悬挂系统杆系及其分析
第一节 悬挂系统杆系
第二节 悬挂系统杆系运动学分析
第三节 悬挂系统杆系运动的力学分析
第四节 悬挂系统杆系的结构调整和优化
第五节 车辆垂直跌落过程中减振器上力和速度特性的变化
第六节 悬挂系统杆系技术状况变化后的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