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分析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高频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另有电工技术,电子元器件等课程的部分实验内容。本书内容丰富、实用,适用于各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的电类专业的学生;也可以电子技术爱好者自学使用。
《电子技术实践》前 言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它为学习领域课程提供重要的服务和支撑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学习能力和方法能力,为满足新形势下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来自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一线的教师,汇集多年教学改革的经验,编写了这本书。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在内容的选取上,主要以功能电路或电子产品电路作为载体,对相应知识的承载量大,融入的技能训练要素多。
2、实践电路具有典型性,所有电路的参数匹配,实验的成功率高。电路元件大多为常见的基础性元件,而且电路构建容易,电路参数调整范围宽,能满足不同院校的教学应用与参考。
3、教学设计与实施适合分层次教学需要。本书实践项目从基础内容、拓宽内容到探究内容形成递进关系,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存在较大差异的班级,具体教学设计时,授课教师可以把这样的班级实行分层次教学,对基础差的只要求完成项目中的基础部分。教学实施由教师依据学生实际灵活掌握,其目的是全体学生的实践能力都能提高。
4、教材编写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教材在编写时构建了教学顺序和教学步骤,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按“参考步骤”去做,学生一般能够自主完成实践任务;一些“小技巧”、“注意”等,针对关键步骤,使学生少走弯路;“实验探究”、“问题与探索”等栏目,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的空间,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所选电路能够适应多种形式的电路构建和连接方式,如:实验箱、面包板、印制电路板、万能装接板以及电路构建的综合平台。
6、实验“前奏”为实验作必要的知识准备,减少学生实践的盲目性,增强目的性。
本书由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卢厚元担任主编、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建华、范志庆、邢宏珍担任副主编。
本书由卢厚元编写大纲及模块二的第一部分和模块五;王建华编写模块一和模块二的第二部分;范志庆编写模块三;邢宏珍编写模块四。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部门和电子工程系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了电子工业出版社郭乃明编辑及其领导的帮助和指导,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阅并引用了相关文献和资料,在此向其作者深表感谢。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定有错误和不足指出,诚恳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对教材的编写与探索永远在路上,希望得到您的指导。
编者
2017年8月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