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热》是解秘硅谷的经典著作,曾经影响了中国一代高科技创业者。本书以纪实的手法呈现了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硅谷关键发展时期的创业创新历程,以宏大的视野深度分析了硅谷成功的经验,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硅谷的发展趋势。在今天看来,本书的总结、分析和预测没有过时,对我们当下开展的创业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部分开篇,以苹果电脑的传奇故事为主线,讲述了硅谷的发展历史。第二部分高科技文化,从风险投资、创业故事、人物传奇等各个方面描绘了硅谷的生态状况,并分析了硅谷的工作、生活、财富、平等及高科技发展带来的其他深层次社会问题。第三部分硅谷的明天,讲述了硅谷模式在全球的扩散、硅谷面临的全球竞争和深远影响。
本书是一部深入全面了解硅谷的科普读物,适合广大管理者、创业者、风险投资者及政策制定者阅读。
译
者
的
话
(一)
在很多人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一个人、一件事或一本书,会出其不意地对他(她)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改变其以后的人生发展道路。《硅谷热》无疑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全世界包括中国的无数读者,因为这本书而选择了进入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行业。
《硅谷热》之所以有这样的影响力,除了因为它恰好是在全世界都渴望了解神秘硅谷的时候问世(1984年初版,1986年再版),还因为它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在30多年后的今天来读,它俨然是一部深入全面的硅谷科技史、一部影响深远的创新创业史。
历史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存在量变累积后的指数级跃迁,但在时间的长河里,它仍然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从微电子、计算机到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今天热门的人工智能,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发展的脉络,从时间进程上理解技术何以发展成为今天的状态,进而有可能预测科技发展的未来趋势。实际上,《硅谷热》在30多年前所做的很多预测,后来都陆续在现实中神奇地应验。
历史具有空间上的参照性。硅谷超越了地理意义上的局限,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学习和研究的高科技发展典范。特别是在今天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的中国高科技产业界,可以从硅谷借鉴良多。《硅谷热》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没有一味地给硅谷唱赞歌,而是在总结硅谷成功经验的同时,为其他地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指出了需要避免的失败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不仅仅局限于高科技本身,更有与技术相关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课题。《硅谷热》以深刻的眼光,透视了科技资本主义对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双面影响;更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剖析了科技发展在创造物质奇迹的同时所造成的深层次社会和文化问题。
正是鉴于《硅谷热》不同于一般图书的经典价值,我们翻译了这本书,希望与更多的中国读者一起分享。在此,我们感谢冯卫东、李丰、吴世春、张震和周鸿祎向广大读者推荐这本书,并特别感谢崔敏参与了本书的部分校译工作。
温故、知新、创造,希望新的中文版《硅谷热》的读者,能够从这本书获得有价值的阅读体验。如果这本书能够助益读者的创新创业实践,则将是我们莫大的欣慰。
谢谢您读这本书!
李智晖[1]
于北京清华园
(二)
在翻译《硅谷热》的过程中,我使用的是苹果电脑。我每天学习英语,使用的是智能手机上的APP。闲暇时,我使用平板电脑上的象棋软件,上网看看下棋。对于一个棋类爱好者来说,与古人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情景相比,现在的计算机所创造出的维度世界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已达到前人不可思议的地步。个人计算机在如今早已司空见惯,而这就是30多年发展的奇迹。我们生活在奇迹之中,已久处幽兰之室而不觉其香,正如我们当下生活在和平时代而感觉不到幸运一样。但历史不能忘。
因此,我感觉自己很幸运,能有机会参与翻译此书,将一段仍在继续的离我们非常近的辉煌历史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历史将成为传奇,传奇将成为神话。
历史可以给我们很多知识,像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东西;而神话给人的感觉是发生在神身上的东西,离我们太遥远了。正如史蒂夫乔布斯所说:我受到了硅谷历史的启发。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传承硅谷高科技开拓者的精神,在有生之年,能创造、体验更辉煌的科技发展!
以上,与各位读者共勉!
霍永学
于北京西城南横东街
原著者:
埃弗里特·M. 罗杰斯(Everett M. Rogers),著名的传播理论家,美国新墨西哥大学传播学与新闻学系教授与系主任,于2004年10月逝世。著有《硅谷热》、《创新的扩散》、《传播学史》、《传播研究史》、《传播技巧》等知名作品。
朱迪丝·K. 拉森,硅谷工程师,Cognos咨询公司高级科学研究员,并经常为科技和商业杂志撰稿。
李智晖,连续创业者,风险投资人,著作有《如何成为风险投资家》、《汉语实用韵母词汇》。
霍永学,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计算机行业的资深程序员,科技玩家,中国植物DNA库建设的重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