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把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八大制度之一。全国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方式、路径和相关的政策法规,涌现出丰富多样的生态补偿案例、政策、地方法规。本书是中国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生态补偿进展报告,系统回顾了中国生态补偿领域的政策法规、实践案例和学术研究,并分领域总结了流域、水源地、森林、草原、重点生态功能区、大气、农业等生态补偿领域的政策和实践,收集了重要的生态补偿法规政策和案例,可以作为记述中国生态补偿发展历程和*新进展的集大成著作。
靳乐山,中国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生态补偿的研究与教学工作。2004-2006年与英国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IIED)合作开展中国生态补偿的诊断研究,并于2007年著《生态补偿机制:市场与政府的作用》(中文版和英文版)。2010-2013年参与国家发改委生态补偿立法调研,合著《流域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偿立法研究》(2011年)和《生态补偿立法:路在前方》(2013年)。2014-2016年作为全球环境基金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首席技术顾问,参与设计该流域生态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