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遵循职业教育的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和会计工作系统化的思路,按照项目化教学的需要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十个项目,分别为认识企业、会计工作组织和会计职业、走进会计世界、划分会计要素与建立会计等式、开设会计账户和运用借贷记账法、核算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经济业务和成本计算、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组织和开展财产清查、编制和报送财务会计报告以及选择和应用账务处理程序。
本书包含了高职高专院校财会类学生应掌握的会计基础知识、素养要求和基本技能,以实际工作业务为例,以真实的原始凭证为依据,设计典型任务。每个项目以案例引导学习任务,以简洁的图表形式总结相关知识点,重要内容进行提示、提出问题思考,以丰富教学形式,增强教学效果,拓宽学生视野,提升职业素养。在编写过程中体现了实用性、项目化、案例性和精练性等特点。
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用书,也可作为社会相关人员培训用书。
前 言
自2012 年起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及推广等财税法规、准则和制度的颁布、实施,无疑会对会计教材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2010 年被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立项,高职会计教育实施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念和校企合作模式,已普遍得到高职教育界的认同。面对新的历史机遇,这无疑会对会计教材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我们发挥团队的智慧,努力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入手,充分汲取合作企业的会计工作实践,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精心编写了本书。
《会计职业基础》是财会类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内容更加充实、易懂,体系更加新颖、完善。
1. 实用性特点。为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本书按照“必需和够用”的原则,除了必要的理论阐述,更注重会计实务操作和训练的需要。
2. 项目化特点。本书将全书的内容整合成十个项目,每个项目细化为若干个任务,各个项目和任务可以反映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项目化教学的特点,符合现代高职教育的理念。
3. 案例性特点。本书编写时,先以案例形式引出各个项目,整本书参照会计制度的要求,以公司业务活动为例编写了相应的典型案例和任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4. 精练性特点。本书尽可能地运用通俗精练的语言解析和表述现行会计政策法规的各项内容。在语言的运用上力求精简,在表述方法上力求大众化,内容通俗易懂,使初学者简便易学。
5. 教学内容充实、易理解。从内容看,本书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接受能力,按照会计工作工作流程,由浅入深地对相关内容进行阐述,会计核算离不开企业,因此,本书项目一中介绍了“认识企业、会计工作组织”等内容。
6. 本书体系新颖、完善。在本书体系方面,全书将所有内容重新构建,划分为十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案例导入—任务分析—项目总结的编写思路,突出会计职业活动的典型任务设计,体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本教材由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姚雪超、唐山市职业教育中心张建辉担任主编,负责拟定全书的编写提纲,对全书内容进行总纂、修改和定稿并具体编写项目二、项目六、项目八、项目九;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宋艳华、郑婉丽担任副主编,具体编写项目一、项目四、项目五;唐山市职业教育中心王艳荣、董伟伟编写项目三、项目七、项目十。其会计职业基础他为本书提供案例及参与部分章节编写的人员有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多种经营管理事业部高级会计师刘悦会,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靖晨、张玉凤、梁爽、徐晶晶、刘娜、常存芳、王春娟、王勃、高艳玲。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和各界同仁多提宝贵意见。
编 者
姚雪超,女,42岁,会计硕士,副教授,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带头人。自工作以来一直担任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及实训教学,连续多年获优秀教学质量奖。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财务管理、职业教育,曾在《财会通讯》、《中国商贸》、《财经界》、《商场现代化》、《品牌》等核心和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课题6项,主编和参编教材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