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等职业院校和中职学校各专业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涉及的学生人数多、专业面广、影响大,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
本书从现代办公应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编写方式,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本书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7操作系统的使用、Word 2010电子文档处理、Excel 2010电子表格应用、PowerPoint 2010演示文稿制作,以及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6个项目,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讲解精炼
全书共有6个项目,每个项目中包含若干任务,精心提炼出每个任务的知识点,内容循序渐进。
2操作简便
书中图文并茂,每个任务下都配有操作图解,力求各个知识点简洁、直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用性强
每个任务均来自企业实际应用,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4理论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
本书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结构,将各知识点与操作技能恰当地融入各个项目和任务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实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效果。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应试者的指导书。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当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正。
编者
项目1计算机基础知识
在当今的社会中,计算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军事技术、工农业生产、商贸流通、教育文化、金融证券、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它是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计算机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设备,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计算机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装置,是人类社会中最伟大的电子发明之一。
计算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目前的计算机正向着微型化、巨型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1 微型化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日益成熟,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如今的计算机正在向着微型化方向发展。微型机可以应用到中、小型机无法进入的领域(如家用电器、数码产品、通信设备等),发展非常迅速。
2 巨型化
为了满足诸如天文、气象、宇航等尖端科学以及探索新兴科学(如基因工程)的需要,也为了能让计算机具有人脑学习、推理的复杂功能,发展了高速、大容量和功能强大的巨型计算机。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可高达每秒数万亿次,大大缩短了复杂科学计算的时间。
3 多媒体化
多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图像、声音与计算机、通信等融为一体的信息环境的总称。多媒体技术的目标是无论在什么地方,只需要简单的设备就能够自由地以交互和对话方式收发所需要的信息。
4 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结合的产物,从单机走向网络是计算机应用发展的结果。以信息、资源共享为目的的Internet已经成为计算机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
5 智能化
智能化就是让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感觉、行为、思维等过程,使计算机具备“视觉”“听觉”“语言”“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形成智能型、超智能型计算机。智能化的研究包括模式识别、物形分析、自然语言的生成和理解、定理的自动证明、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学习系统、智能机器人等。
任务1初识计算机
自从1946年2月第一台数字计算机ENIAC诞生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尤其是微型计算机的问世,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微型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离不开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技术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下面,我们从它的诞生开始,来了解它的分类、特点和用途。
1 1 1计算机的发展史
1942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约翰·莫克里提出用电子管组建计算机的设想,1943年开始研制,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如图11所示。这是一台美国奥伯丁武器试验场为了满足计算弹道需要而研制的军用计算机。
图11ENIAC计算机
ENIAC重30吨,功率150千瓦,占地170平方米,总体积为90立方米,共使用18 800个电子管、1 500个继电器、7 000个电阻、10 000只电容器。它的运算速度能够达到每秒钟进行5 000次加法运算,3毫秒进行一次乘法运算。虽然它只能存储20个字长为10位的十进制数,还得由人工改接连线才能完成编程运算,但已经大大超过了人脑的计算速度,它的问世表明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揭开了人类历史发展新纪元。
20世纪初,物理学和电子学科学家们就在争论制造可以进行数值计算的机器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结构,人们被十进制这个习惯的计数方法所困扰。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籍科学家冯·诺依曼大胆地提出,抛弃十进制,采用二进制作为数字计算机的数制基础,并预先编制计算程序,然后由计算机来按照人们事前制定的计算顺序来执行数值计算工作。
冯·诺依曼理论的要点是:①数字计算机的数制采用二进制;②计算机采用存储程序控制;③采用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个基本部件的结构。
人们把冯·诺依曼的这个理论称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从ENIAC到当前最先进的计算机都采用的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所以冯·诺依曼是当之无愧的数字计算机之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