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国内外学者这些年发表了许多文章,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苏共丧失执政能力原因:名家访谈》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围绕苏共作为一个执政载体活动的主要方面,对其执政过程中所创造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政党政治建设、民族政策、反外来压力等问题,逐一细化,对国内的苏联问题专家进行访谈。
序
1.政党政治危机与苏共垮台——访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王长江教授
2.追本溯源看苏共在民主集中制方面建设的失误——访中央编译局世界所郑异凡研究员
3.先进文化代表地位的丧失与苏共垮台——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龙闪研究员
4.谁是搞垮苏共的罪魁祸首——访著名经济学家、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黄苇叮教授
5.腐败——苏共难以跨越的陷阱——访中央编译局《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季正矩主编
6.追本溯源看苏共党内个人集权制的危害——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洪肇龙教授
7.僵化的政治体制对苏共垮台具有决定意义——访北京大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宗良教授
8.经济体制模式的长期僵化使苏共失去先进生产力代表地位——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陆南泉研究员
9.苏共在政党政治建设方面的失误——访中国人民大学高放教授
10.民族问题给苏共垮台的致命一击——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常庆研究员
11.苏共执政合法性资源是如何丧失并导致垮台的——访华东师范大学周尚文教授、郝宇青博士
12.如何应对外部压力并作出反应——对苏共垮台经验教训的一种思考
13.国内苏共失败原因研究综述
后记
10月15日,46名党的著名活动家向中央政治局递交了一份声明,即著名的“四十六人声明”。声明认为党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党内关系方面领导不当,要求“改变政治局多数派”的政策。托洛茨基没有在声明上签字。这46人对“声明”的态度也各不一样,不少人对声明的内容和措辞表示了不同程度的保留。从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一些认真考虑党和国家形势并谋求妥善解决的人,未必可以把他们看作有统一思想、统一组织的派别集团。
19日斯大林等8名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写了一封致中央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的信,实际上是答复托洛茨基。信中断定托洛茨基已成为一切反对党的列宁主义路线及其基本干部的分子的集结中心。他们还把托洛茨基写信的动机归结为谋求他个人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实行独裁。
托洛茨基拒绝了对他的指责。24日又给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写了第二封信,大量引证列宁的最后文章和书信,证明他在一系列问题上同列宁完全一致,并且提到列宁对工农检察院的批评,揭露政治局中的多数派企图压下列宁的《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一文而不予发表。
10月25~27日召开了中央全会。会议通过决议,指责托洛茨基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他“对政治局的攻击在客观上具有派别发动的性质”,他所选择的办法是走向派别集团的信号(四十六人声明)。决议斥责46人声明“是派别分裂政策的一个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