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投资近年来迅速增长,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金额首次超过引进外资金额。中国对外投资金额在全球对外投资存量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对外投资输出国之一。尽管2017年中国对外投资金额在前期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出现首次大幅下降,但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下滑幅度收窄,且在全部对外投资金额中的比重有所上升。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以园区走出去方式进行对外投资,正改变以往发达国家工厂性投资为主导的对外投资模式。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分享中国快速经济增长中的园区建设经验,给相关国家和地区带来互利互惠的积极作用。中国在东盟、俄罗斯、中亚、南亚和东欧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跨境园区建设,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理念下,积极推进产能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东道国的潜在产出,提升东道国的整体水平。中国一带一路国家跨境园区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对外投资的理论和实践,值得很好地总结和提炼。
沈桂龙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居里学者,亚洲协会青年领袖项目成员。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兼任黄浦区科协副主席、上海国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上海国资企业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出版《中国FDI绩效研究对经济增长的辩证考察》《贸易强国与跨国公司发展》等多本专著,在《学术月刊》《国际贸易》《世界经济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市决咨委课题,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等多项课题。
张晓娣美国伦斯勒理工大学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公共经济学、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方面的研究。在《中国工业经济》《财经研究》《经济科学》等CSSCI杂志发表数十篇论文;出版专著包括:《跨国公司与贸易强国》《国际贸易理论前沿》。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曾获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
第一章中国一带一路跨境园区发展: 总体情况与政策建议
一、 导论
二、 中国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状况
三、 中国发展一带一路跨境园区的必要性及意义
四、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跨境园区发展情况
五、 中国一带一路海外园区发展机遇与挑战
六、 建设中国一带一路跨境园区的政策建议
第二章从园区到跨境园区: 逻辑演变与理论基础
一、 城镇工业化理论与工业园区的产生及发展
二、 产业集群转移理论与跨境工业园区的产生及发展
三、 集群化对外投资理论与中国跨境产业园区的发展
四、 包容性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绿色工业园区
第三章中国在东南亚、南亚和中东地区的跨境园区: 发展概要与经验
借鉴
一、 泰中罗勇工业园
二、 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
三、 越南龙江工业园
四、 越南中国(深圳海防)经贸合作区
五、 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
六、 中国印度尼西亚综合产业园区青山园区
七、 中国·印度尼西亚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
八、 马中关丹产业园区
九、 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
十、 巴基斯坦海尔鲁巴经济区
十一、 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
第四章中国在中亚和东欧地区的跨境园区: 基本情况与主要经验
一、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
二、 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
三、 吉尔吉斯斯坦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
四、 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
五、 俄罗斯龙跃林业经贸合作区
六、 中俄现代农业产业合作区
七、 中俄托木斯克木材工贸合作区
八、 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
九、 匈牙利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
十、 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
第五章中国在非洲的跨境园区: 主要概况与经验启示
一、 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
二、 尼日利亚莱基自由区
三、 尼日利亚奥贡广东自由贸易区
四、 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
五、 毛里求斯晋非经贸合作区
第六章中国园区模式总结: 理论基础、实践总结及其在一带一路
沿线的复制与推广
一、 工厂性投资向跨境园区投资的转变
二、 中国对于海外园区研究的现状
三、 中国国内园区模式与特征的总结
四、 中国园区模式的一带一路复制现状
五、 中国园区模式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推广路径
参考文献
附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