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安全基础教程(第2版)/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材》介绍了有关计算机安全方面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内容包括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安全威胁、安全规范与安全模型、风险管理、安全体系结构、实体安全与可靠性、密码学、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方面、公钥基础设施等计算机安全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最后介绍了计算机病毒及恶意软件的防治、网络攻击技术及安全防护技术。《计算机安全基础教程(第2版)/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材》是作者在总结了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适合用本科计算机专业、网络学院、高职高专等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材。
第1章 计算机安全综述
1.1 计算机安全的概念与安全威胁
1.1.1 计算机安全的概念
1.1.2 计算机面临的威胁
1.2 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目标与评估标准
1.2.1 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目标
1.2.2 计算机安全评估标准
1.3 安全模型
1.3.1 PPDR模型
1.3.2 PDRR网络安全模型
1.3.3 APPDRR网络安全模型
1.4 计算机系统安全风险评估
1.4.1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相关概念
1.4.2 风险评估的原理
1.4.3 风险评估方法
1.4.4 风险评估实施过程
1.5 计算机安全保护体系
1.5.1 安全服务
1.5.2 安全机制
1.5.3 等级保护
小结
习题
第2章 实体安全与可靠性
2.1 实体安全
2.1.1 环境安全
2.1.2 设备安全
2.1.3 媒体安全
2.2 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与容错性
2.2.1 可靠性、可维修性和可用性
2.2.2 容错系统
2.2.3 数据备份
2.2.4 服务器集群系统
2.3 廉价冗余磁盘阵列
2.3.1 RAID技术概述
2.3.2 冗余无校验的磁盘阵列(RAID0)
2.3.3 镜像磁盘阵列(RAIDl)
2.3.4 RAID0+1
2.3.5 并行海明纠错阵列(RAID2)
2.3.6 奇偶校验并行位交错阵列(RAID3)
2.3.7 独立的数据硬盘与共享的校验硬盘(RAID4)
2.3.8 循环奇偶校验阵列(RAID5)
2.3.9 独立的数据硬盘与两个独立分布式校验方案(RAID6)
小结
习题
第3章 密码学基础
3.1 密码学概述
3.1.1 密码学基本概念
3.1.2 密码体制和密码协议
3.1.3 密码学发展历史
3.2 对称密码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