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中医外治妙法经典荟萃:常见外科病中医外治妙法经典荟萃》汇集了外科病中医外治妙法之精华,从面向临床、注重实用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30种常见外科病的经典外治妙法。《常见病中医外治妙法经典荟萃:常见外科病中医外治妙法经典荟萃》中既有疗效独到的外治方药,又有安全、灵巧的针灸妙法,还有患者易于接受的推拿按摩方法。此书是一部较为完善和实用的外科病临床用书,可供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参考,也为广大中医药爱好者提供了一本有益的读物。
《常见病中医外治妙法经典荟萃:常见外科病中医外治妙法经典荟萃》集常见外科病中医外治妙法之精华,是广大读者祛病疗疾、强身保健的必备锦囊。
中医外治是最能体现中医学特色的传统医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以其系统的整体观念、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治疗方法、切实的临床疗效、灵巧的医疗手段、安全的施治途径令中外医学界刮目。为了充分展示中医外治法的优势与特色,全面系统地总结现代中医临床外治法的新理论、新经验、新成果、新技术、新进展,使之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以供临床、教学、科研同道及广大患者参考、借鉴,也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医外治法的发展,我们编写了本书。
徐三文,男,1973年10月生,湖北浠水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农工党鄂州市第四支部主委,鄂州市政协委员。现任湖北省鄂州市优抚医院针灸骨伤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外治学会理事,湖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委员,鄂州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医外治杂志》编委。1999年获“鄂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参加工作20年来,专攻中医外治,擅长运用针灸、穴位埋线、推拿手法、中药外治等。主持攻关科研课题《穴位埋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获科技进步奖六项。
先后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等专业出版社公开出版主编著作65本,共计2800余万字。其中《常见病针灸治疗法》、《颈肩腰腿痛中医外治法》、《脊柱病中医外治法》、《中国骨伤秘方全书》、《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颈肩腰腿痛病的良方妙法》、《中医治疗颈椎疾病》、《骨与关节疾病用药专柜》等均获各类奖项。自2006年来,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大力帮助下,完成了《中医外治法》系列丛书15本,是目前中医外治最为全面、系统的专业书目之一。另外,组织出版(担任总主编)中医学专著5套,近40部。并在《世界针灸杂志》、《中国针灸》、《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等10多家国际国内杂志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有多篇论文获奖。
1 痈
2 疖
3 丹毒
4 颈淋巴结结核
5 急性乳腺炎
6 乳腺增生病
7 胆石症
8 肠梗阻
9 痔
10 肛裂
11 肛瘘
12 肛管直肠脱垂
13 慢性前列腺炎
14 前列腺增生症
15 脑损伤后综合征
16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7 血栓性浅静脉炎
18 雷诺病
19 红斑性肢痛症
20 下肢静脉曲张
21 烧烫伤
22 冻疮
23 压疮
24 鸡眼
25 化脓性骨髓炎
26 骨与关节结核
27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8 骨折
29 脱位
30 软组织损伤
主要参考文献
痈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多个相邻的毛囊和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本病多发于项、背等皮肤韧厚部位,有时也见于腰、腹、臀及上唇等处,糖尿病病人及体质比较虚弱者易患此病。早期呈大片酱红色炎性浸润区,稍高出皮肤,坚硬水肿,之后中央区皮肤坏死,有白色粟米样脓栓,状如莲子、蜂房,坏死组织不易脱落,脓液排泄不畅。病人可有寒战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可并发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静脉炎,唇痈可有海绵窦血栓形成的危险。本病属中医学“有头疽”,根据有头疽发病部位的不同,将生于颈后的称为“脑疽”,生于背部的称为“发背疽”,生于胸部膻中穴的称为“膻中疽”,生于少腹部的称为“少腹疽”。一般发于项后、背部者常不易透脓,内陷变证较多,病情较重;发于四肢者易透脓,内陷变证少见,病情较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