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是深刻影响二十世纪中国的壮丽史诗,而红一、二、四方面军的长征路,正是中国*奇美的风景地带。
作者不辞辛苦重走长征路,前前后后行程二万多里,从旅行见闻与历史回溯的角度,将瑞金、兴安、丽江、赤水、松潘等重要的长征途经地串成一线,展现了八十多年前长征将士们在中华大地上所谱写的人类英雄主义的壮歌;以空间与时间为线索,让人们在欣赏长征路上美丽景色的同时,完成对这一红色之旅的人文阅读和体验。
前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今日,站在历史的角度,审视19341936年:时隔八十年,长征,仍然如一道闪电,划破中国现代史的夜空,让人震撼不已;时隔八十年,长征,依旧是一条激
流,激荡着每个华夏儿女的心扉,让人感慨万千;时隔八十年,长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战鼓,催人雄起奋进。
红军长征的解读意义伟大而丰富。长征,确实永远是中国革命的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长征,从哲学层面讲,它是再生之狱;从时代意识上讲,它是与时俱进;从发展的眼光看,它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从团队管理上看,它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从民族精神上看,它是民族之魄、中华之魂;从党的历史进程上讲,它是浓抹重笔、曲折中前进;从人生体验上讲,它是人生的洗礼;从国际视野看,它是人类的远征史诗。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站在地理的角度,在空间的旅行上,在中国没有什么比长征沿途的风景名胜更让人意想不到和令人惊叹不已的了。红色旅游的发展目标要培育形成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长征地带就占了4个区。
长征路,是八十年前的长征在地球上留下来的红飘带;长征路旅游,要突出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和扶贫功能。红色基因,是八十年前的长征留给长征地带的遗传因子,要使红色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站在红色旅游的角度,笔者利用假日,不辞辛苦,多次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之长征路》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长征路,
不仅深刻记载二十世纪的壮丽史诗,还是中国最美丽的风景地带,长征路上的风景是有魂魄的。《红色旅游之长征路》,不仅是假日对地理的行走,更是平日对历史的回眸。红色旅游,让我们感到,历史不是风干的标本,透过骨质仍见其热血沸腾。
长征,永远在路上。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刘 弘
2016年7月于喀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