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前言
“一个人的着装打扮,就是如何把自己呈现给世界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这个信息交换如此之快的时代,服装是一种快速表达的语言。”PRADA品牌首席设计师缪西娅·普拉达这样描述服装所蕴含的魅力。的确,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树立良好的服饰形象,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同时也是现代社会交际的需要。如何对自身形象的设定有一个主动的认识,能够准确地运用丰富的服饰语言表现自己,协调好各种服饰元素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一套适合自我的服饰表达方式,更好地展现个人魅力,这是编写此教材的主旨思想与出发点。
《服饰搭配艺术》教材自第一版出版以来,得到行业企业专家、同人的关注,受到院校师生、社会服装爱好者的喜爱与支持,同时大家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促使我们对教材进行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为大家呈现出更精彩、实用的内容。
本次修订在第一版教材的基本框架之上,遵循以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为前提,体现“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编写原则,对第一版教材中文字表达模糊和不够准确的地方做了全面修正,使全书的内容更加顺畅。在章节中增加了体现服装行业发展新动向的专业知识点,运用最新的服饰图片诠释服饰搭配的内容。对“课外学苑”板块做了重新的调整。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的同时,使学生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更多的服饰知识。
本书主编为开封大学张富云、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吴玉娥。山东服装职业学院薛伟、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朱乐天、河南省今之朱服饰有限公司首席形象设计师朱巧霞、设计师张力文参加了此次教材的修订工作。
由于编写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1月
第一版前言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随着人们文化水准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意识形态的显著变化,在对服装的追求上,很多的消费者不再只满足于服装所能提供的生理功能,而是更强烈地追寻服装中所蕴含的时代美、智慧美、机能美和着装后赋予穿着者的自信与社会的认同。越来越多的人渴望通过自身的服饰形象向周围的环境表现自我意识,通过自身的服饰形象来得到周围环境的认可。因此服饰形象的确立,服饰的搭配艺术在当今社会中变得十分重要。如何对自身形象的设定有一个主动的认识,成功地运用丰富的服饰语言表现自己,总结出一套适合自我的服饰表达方式,协调好各种服饰因素之间的组合方式,使它们为穿着者服务,使每一个服饰细节与主体相吻合,更好地展现个人魅力,这是编写这本教材的主旨思想与出发点。
本书严格遵循理论加实用的编写原则,从讲解服饰搭配的内容与形式,分析服饰搭配原理,教授服饰搭配的基本内容、服饰搭配的美学法则切入,接着围绕服饰搭配中的几个关键因素展开具体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不同服饰形象的服饰风格表现、人与服装的和谐关系,直至服饰搭配的总结运用。本书图文并茂,内容翔实,在每章的后面设有“课外学苑”,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服饰知识。
本书主编张富云、吴玉娥,副主编薛伟。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二章、第四章由张富云编写,第一章(第三节)、第三章、第八章由吴玉娥编写,第五章、第九章由张怡编写,第六章由徐媛苑编写,第七章由薛伟编写,部分插图由卜阳绘制。全书由张富云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化学工业出版社、有关学院领导与广大同人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也感谢山东服装职业学院马腾文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本书进行了审稿与指导。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写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9年3月
张富云,开封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副院长,1994年参加工作,现任开封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学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教学。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担任《服装造型设计》、《服装材料学》、《服装市场营销》、《服饰美学》、《毕业设计构思》等课程的授课任务,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显著。其中《服装造型设计》被评为2007年度校级优质课程,《服装材料学》被评为校级课堂竞赛二等奖。
本人工作十余年间积极从事本专业的科研项目研究,在全国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其中《服装造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试论服装材料的艺术设计及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与构建》论文受到专家的好评。曾出版过多部著作,得到了读者的认可与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