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第二版)/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指导下,在高职高专物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基础上,总结了教学实践中的改革成果和经验而编写的。
《物理学(第二版)/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以力学、电磁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为核心,适当编写了热力学、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知识,同时加强了理论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八章内容: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刚体的定轴转动、静电尝稳恒磁尝电磁感应、热力学基储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每节后都配有习题,书后附有计算题答案和自测题答案,《物理学(第二版)/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还配有电子教案。全书主线突出,阐述清晰,难度适中。
《物理学(第二版)/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及本科院校开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民办高校各相关专业的大学物理教材。
《物理学(第二版)/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特色:
1.紧扣大纲,降低难度:从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出发,紧扣大纲,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面对生源现状,适当降低起点,注意由已知到未知的自然转化,注重与中学物理知识的衔接。
2.夯实基础,讲练结合: 为了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讲解与运用,并通过讲练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加了“本章学习目标”、“本章小结”和节后习题。带“*”的习题为选做题。
3.提高素质,注重能力:不仅仅局限于单纯地讲述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更注重带领学生去探索、实践,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4.每节后都有习题,书后附有计算题答案和自测题答案,还配有电子教案。
5.内容已制作成用于多媒体教学的PPT课件,并将免费提供给采用《物理学(第二版)/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作为教材的院校使用。
高职高专教材建设工作是整个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学校和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各地先后出版了一些高职高专教育教材。但从整体上看,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教材极其匮乏,不少院校尚在借用本科或中专教材,教材建设落后于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需要。为此,1999年教育部组织制定了《高职高专教育专门课课程基本要求[DK]》[DK](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DK]》[DK](以下简称《培养规格》),通过推荐、招标及遴选,组织了一批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成立了“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编写队伍,并在有关出版社的积极配合下,推出一批“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JP2]“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划出版500种,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这500种教材中,专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与专业能力课)教材将占很高的比例。专门课教材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高专教学质量。专门课教材是按照《培养规格》的要求,在对有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充分汲取高职、高专和成人高等学校在探索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成果编写而成的。这套教材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特色和能力本位,调整了新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文化基础和技术基础,突出了人才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有关课程开发委员会组织下,专门课教材建设得到了举办高职高专教育的广大院校的积极支持。我们计划先用2~3年的时间,在继承原有高职高专和成人高等学校教材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汲取近几年来各类学校在探索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解决新形势下高职高专教育教材的有无问题;然后再用2~3年的时间,在《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计划》立项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改革和建设,推出一大批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从而形成优化配套的高职高专教育教材体系。[JP]本套教材适用于各级各类举办高职高专教育的院校使用。希望各用书学校积极选用这批经过系统论证、严格审查、正式出版的规划教材,并组织本校教师以对事业的责任感对教材教学开展研究工作,不断推动规划教材建设工作的发展与提高。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曲梅丽,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教授, 1986年7月,本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学专业,后来一直在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任教。主要从事物理学专业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编了《物理学》等五部教材,并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奖项。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第一节 参考系质点位移
一、参考系
二、质点
三、位置矢量运动方程
四、位移和路程
习题1
第二节 速度
一、平均速度
二、瞬时速度
习题1
第三节 加速度
一、平均加速度
二、瞬时加速度
习题1
第四节 平面曲线运动
一、抛体运动
二、圆周运动
习题1
本章小结
自测题
第二章 质点动力学
第一节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一、牛顿运动定律
二、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
三、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举例
习题2
第二节 功和能
一、功
二、质点的动能定理
三、势能
习题2
第三节 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功能原理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
习题2
第四节 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一、冲量和质点的动量定理
二、动量守恒定律
习题2
*第五节 碰撞
一、完全弹性碰撞
二、完全非弹性碰撞
三、非弹性碰撞
*习题2
本章小结
自测题
第三章 刚体的定轴转动
第一节 刚体运动学
一、平动和转动
二、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三、匀变速转动的公式
四、角量和线量的关系
习题3
第二节 转动定律
一、力矩
二、转动定律
三、转动惯量
四、转动定律的应用
习题3
第三节 刚体转动的动能定理
一、力矩的功
二、转动动能
三、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习题3
第四节 角动量守恒定律
一、角动量
二、角动量定理
三、角动量守恒定律
习题3
本章小结
自测题
第四章 静电场
第一节 库仑定律
一、电荷的量子化
二、电荷守恒定律
三、库仑定律
习题4
第二节 电场强度
一、电场强度
二、电场强度的计算
三、电场线
习题4
第三节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一、静电场力做功的特点
二、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三、电势能
习题4
第四节 电势
一、电势电势差
二、电势的计算
三、等势面
习题4
第五节 电容
一、电容
二、电介质对电容的影响
三、电介质的极化
习题4
第六节 静电场的能量
一、带电电容器的能量
二、静电场的能量
习题4
本章小结
自测题
第五章 稳恒磁场
第一节 磁场磁感应强度
一、基本磁现象
二、磁场和磁感应强度
习题5
第二节 毕奥萨伐尔定律
一、毕奥萨伐尔定律
二、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
习题5
第三节 磁场的高斯定理
一、磁感应线
二、磁通量
三、磁场的高斯定理
四、螺线管螺绕环
习题5
第四节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一、洛伦兹力
二、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三、霍耳效应
四、安培力
习题5
第五节 磁介质
一、顺磁质和抗磁质
二、铁磁质
三、磁致伸缩
四、磁记录
习题5
本章小结
自测题
第六章 电磁感应
第一节 电源的电动势
一、电源
二、电源的电动势
习题6
第二节 电磁感应定律
一、电磁感应现象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三、楞次定律
习题6
第三节 动生电动势
一、动生电动势
二、动生电动势的计算
习题6
第四节 感生电动势
一、感生电动势
二、涡流
习题6
第五节 自感和互感
一、自感
二、互感
习题6
第六节 磁场的能量
一、磁场的能量
二、磁能密度
*习题6
第七节 电磁波
一、电磁波的辐射
二、电磁波的性质
三、电磁波谱
*习题6
本章小结
自测题
第七章 热力学基础
第一节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一、气体的状态参量
二、平衡态
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习题7
第二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热力学过程
二、功热量内能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
四、气体系统做功的公式
习题7
第三节 理想气体的等值过程和绝热
过程
一、等体过程
二、等压过程
三、等温过程
四、绝热过程
习题7
第四节 循环过程卡诺循环
一、循环过程
二、热机效率
三、卡诺循环
习题7
第五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
三、卡诺定理
*习题7
本章小结
自测题
第八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第一节 简谐振动
一、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
二、描述简谐振动的物理量
三、简谐振动的能量
四、共振现象
习题8
第二节 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法
习题8
第三节 简谐振动的合成
习题8
第四节 机械波平面简谐波
一、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
二、机械波的描述
三、平面简谐波
习题8
第五节 波的衍射和干涉
一、惠更斯原理
二、波的衍射
三、波的叠加原理
四、波的干涉
*习题8
本章小结
自测题
附录一矢量代数简介
附录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和国际单
位制(SI)
习题中计算题答案
自测题答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