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写作教学序列研究》是一本有关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及其序列的专著。全书共分7章,先描述了研究的背景;然后阐述了“螺旋线式”高中写作序列的特征、内涵及其理论根据。3至5章,共36个单元,每个单元为一项写作教学任务,包括设计说明、操作建议、教学案例(教案或课堂实录)、参考文题、学生习作等内容。除此之外,还介绍了写作过程教学序列及与之相适应的“还原法”教学策略。填补了高中教师缺乏写作教学参考书这一空白。全书视角独特,理念先进,案例丰富且来自真实的课堂,既有精到的理论阐述又颇具操作借鉴的实用性,显示了作者诚恳的写作态度、宽阔的理论视野、出色的写作能力及丰富的写作教学经验。
沈国全,上海市普教系统陈军名师培养基地学员。
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嘉定区高中语文教研员,华东师范大学语文考试与评价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嘉定区教育咨询中心语文专家组组长。曾获安徽省淮南市“十大杰出青年”、“最佳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参加国家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嘉定区教育系统第七届学科带头人。发表《体味人物体态语提高小说鉴赏水平》等教育论文60余篇及高考研究文章100余篇,参与编写《高中教师教学参考资料·语文》等书7部,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100余篇(首)。论文、教学、文学作品获国家级、省市级多种奖项,担任上海电视台现代文阅读复习主讲。
第一章 高中写作教学序列研究背景
第一节 写作教学内容逐渐窄化
第二节 教学方法机械化模式化
第三节 三重困扰下的教学境况
第二章 高中写作教学序列理论依据
第一节 前人对写作序列的探索
第二节 安排高中教学序列的依据
第三节 “螺旋线”式的高中写作教学序列
第三章 高一年级写作教学
第一节 写作,从“提炼生活”开始
第二节 个性化叙事
第三节 丰富细节
第四节 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第五节 写作常见应用文
第六节 发现诗歌的基本特征
第七节 转换人称、视角叙述
第八节 写作程序说明文
第九节 发现散文的基本特征
第十节 写作演讲稿
第十一节 发现小说的基本特征
第十二节 微型读书报告
附录:高一统考作文题选
第四章 高二年级写作教学
第一节 正确地陈述观点
第二节 对论证进行构思
第三节 如何使用举例论证
第四节 对新闻事件发表看法
第五节 写作阐述类议论文
第六节 写作评议类议论文
第七节 写作辩驳类议论文
第八节 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第九节 议论文之结构安排
第十节 写作事理说明文
第十一节 发现戏剧文学基本特征
第十二节 丰富散文的意味
附录:高二统考作文题选
第五章 高三年级写作教学
第一节 限时作文之审题
第二节 材料作文之审题
第三节 限时作文之列提纲
第四节 提高议论文现实针对性
第五节 写作文艺短评
第六节 写作微型调查报告
第七节 写作抒情散文
第八节 名人传记阅读报告
第九节 关注议论文内在逻辑
第十节 增强议论的思辨性
第十一节 “一材多用”、“一题多做”
第十二节 杂文与公民写作
第六章 写作过程教学序列
第一节 指导学生积累素材
第二节 指导学生完成构思
第三节 指导学生草拟文稿
第四节 指导学生修改重构
第七章 写作教学策略:还原法
第一节 在读中教
第二节 在写中教
第三节 在活动中教
跋:美丽的往事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高考阅卷时间的短暂,及个别阅卷教师的责任心缺乏在阅卷结束后的传言中常常被放大,这让高中教师们认定作文“看上去很美”很重要。于是,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特别强调所谓的“亮点”打造,一位名师甚至这样告诫中学生:一篇高考作文,总得有“发光”之处。没有“太阳”,也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也得有颗“星星”;没有“星星”,也得有个“萤火虫”。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发展等级”分(全国卷的作文评分系统包括“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两部分)就与你无缘了。有人甚至总结出了高考作文亮点设置的“五大秘籍”——变换角度,新颖独特;蕴含哲理,彰显智慧;亮丽语词,飞扬文采;渗透文化,提升境界;关注社会,融入真情等等。这些说法孤立地看都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如果不顾题意盲目追求,就有可能本末倒置,从而走向形式主义。再说,文章本身是浑然一体的,从阅读的角度看,也许可以找到许多亮点,但从写作的角度,又怎么可以刻意地安置亮点呢?
基础薄弱的学校,另有门道。为确保守住底线(获得中等以上的分数),教师往往只教或只鼓励四平八稳的作文即所谓规范作文。“规范”两字本没有什么错,任何事情都是有规范的,但是,问题是教师们理解的规范是什么?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位教师的自述——
为了快速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我会采用“入格”训练,尤其强调议论文模式训练。比如,文章以6-8段为佳,开头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中间部分可以用三句话分别作为分论点(三个分论点又可以构成并列关系或层进关系或正反对比关系),每个分论点后举例子加以分析;结尾加以升华、卒章显志。
显然,这位教师所理解的规范(“格”)是对高考优秀作文“提纯”以后建构的某种模型,所以,根本不是“规范”而是“模式”。世上到底有没有规范的议论文?其实,所谓“规范的议论文”是个很随意的说法,提出者和使用者都没有做过严谨的界定。我们在报纸杂志、新闻媒体上见到的与议论有关的文章实际上多是议论性散文、杂文、随笔、评论、言论、社论等,最常见的是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