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方法,主要包括工程造价相关的基本知识,工程造价构成,安装工程定额原理与编制,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消防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采暖工程计量与计价,通风空调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电气工程计量与计价,刷油、绝热、防腐蚀工程的计量与计价等内容。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适读人群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本书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编写的一本实用性教材,案例与理论结合,主要针对学生就业去向病句结合我国注册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编写,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李亚峰,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系主任 教授,辽宁省优好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特色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与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现主要承担国家十一五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2项。 在《中国给水排水》、《给水排水》、《环境工程》、《工业水处理》、《环境工程学报》、《安全与环境学报》等30余种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EI、SCI 收录50余篇,核心期刊100余篇。科研教研项目获市级以上奖励20余项,其中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获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辽宁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阜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朝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营口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辽宁省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3项,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第 1 章工程造价总论1
1.1基本建设1
1.1.1基本建设的含义1
1.1.2基本建设的分类1
1.1.3基本建设程序2
1.1.4基本建设项目划分4
1.2工程估价与工程造价5
1.2.1工程估价5
1.2.2工程造价9
1.3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11
1.3.1我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12
1.3.2造价工程师的执业资格考试12
1.3.3英国工料测量师执业资格制度简介14
思考题与练习题14
第 2 章工程造价构成15
2.1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16
2.1.1设备购置费的构成及计算16
2.1.2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的构成及计算19
2.2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19
2.2.1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内容19
2.2.2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按费用构成要素划分)20
2.2.3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按工程造价形成划分)24
2.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构成27
2.3.1土地使用费27
2.3.2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其他费用27
2.3.3与未来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其他费用30
2.4预备费31
2.4.1基本预备费31
2.4.2涨价预备费31
2.5建设期贷款利息32
思考题与练习题33
第 3 章安装工程定额原理与编制34
3.1概述34
3.1.1定额的产生及其发展34
3.1.2工程定额与定额水平35
3.1.3工程定额作用与特点35
3.1.4工程定额的分类37
3.1.5工程定额计价的基本程序38
3.2施工定额40
3.2.1施工过程分析40
3.2.2人工(劳动)定额41
3.2.3材料消耗定额44
3.2.4机械台班使用定额46
3.3预算定额48
3.3.1预算定额的概念及作用48
3.3.2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和依据49
3.3.3预算定额消耗量指标的确定50
3.3.4单位估价表52
3.3.5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简介55
3.4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56
3.4.1概算定额56
3.4.2概算指标57
3.5投资估算指标59
3.5.1投资估算指标的概念与作用59
3.5.2投资估算指标的编制原则59
3.5.3投资估算指标的分类及表现形式59
思考题与练习题62
第 4 章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63
4.1工程量清单概念及术语63
4.1.1工程量清单概念63
4.1.2术语63
4.2工程量清单编制65
4.2.1工程量清单编制一般规定65
4.2.2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编制66
4.2.3措施项目清单编制66
4.2.4其他项目清单编制69
4.2.5规费清单编制70
4.2.6税金清单编制70
4.2.7工程量清单应用表格70
4.3工程量清单计价75
4.3.1工程量清单计价一般规定75
4.3.2招标控制价的编制77
4.3.3投标价的编制79
4.3.4工程量清单计价表格82
4.4工程量计算与工程量清单计价实例84
4.4.1工程量计算84
4.4.2工程量清单计价下的投标报价86
4.4.3工程量清单计价实例87
思考题与练习题95
第 5 章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计量与计价96
5.1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基础知识96
5.1.1建筑给水系统96
5.1.2建筑排水工程基本知识101
5.1.3建筑热水供应工程基本知识105
5.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的识读109
5.2.1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的主要内容及识读程序109
5.2.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中常用图例、符号110
5.2.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平面图的识读116
5.2.4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系统图的识读119
5.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124
5.3.1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全统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124
5.3.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清单计价工程量计算规则127
5.4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清单计量与计价示例132
5.4.1综合单价的确定132
5.4.2建筑给排水工程清单计量与计价示例134
思考题与练习题140
第 6 章建筑消防工程计量与计价141
6.1建筑消防系统分类141
6.2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141
6.2.1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组成141
6.2.2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类型144
6.2.3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布置146
6.2.4消火栓消防系统管道布置146
6.2.5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147
6.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49
6.3.1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49
6.3.2雨淋灭火系统152
6.3.3水幕系统156
6.3.4水喷雾灭火系统156
6.4建筑消防给水工程施工图的识读157
6.4.1消防设施图例157
6.4.2建筑消防给水工程平面图的识读158
6.4.3建筑消防给水工程系统图的识读160
6.5建筑消防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160
6.5.1建筑消防工程全统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160
6.5.2建筑消防工程清单计价工程量计算规则166
6.6建筑消防工程清单计量与计价示例171
思考题与练习题175
第 7 章建筑采暖工程计量与计价176
7.1建筑采暖工程基础知识176
7.1.1采暖方式与采暖系统种类176
7.1.2室内热水采暖系统177
7.1.3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180
7.1.4室内蒸汽采暖系统182
7.1.5热风采暖与空气幕183
7.1.6辐射采暖系统184
7.1.7采暖系统的散热设备186
7.1.8常用的采暖管道187
7.1.9采暖系统附属装置187
7.1.10室内采暖系统管路布置与敷设188
7.2建筑采暖工程施工图识读189
7.2.1建筑采暖工程施工图组成及识读内容189
7.2.2建筑采暖工程施工图中常用图例、符号191
7.2.3建筑采暖工程平面图的识读194
7.2.4建筑采暖工程系统图的识读196
7.2.5建筑采暖工程详图的识读196
7.2.6建筑采暖工程施工图识读示例197
7.3建筑采暖工程清单计价工程量计算规则198
7.3.1建筑采暖工程全统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198
7.3.2建筑采暖工程清单计价工程量计算规则201
7.4建筑采暖工程清单计量与计价示例203
思考题与练习题216
第 8 章通风空调工程计量与计价218
8.1通风空调工程基础知识218
8.1.1通风系统的组成及设备218
8.1.2空调系统的组成及设备219
8.1.3制冷机房设备及流程222
8.2通风空调工程识图224
8.2.1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图中常用图例、符号224
8.2.2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图的主要内容227
8.2.3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图识读231
8.3通风空调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235
8.3.1通风空调工程全统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235
8.3.2通风空调工程清单计价工程量计算规则237
8.4通风空调工程清单计量与计价示例242
思考题与练习题252
第 9 章建筑电气工程计量与计价253
9.1建筑电气工程基础知识253
9.1.1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构成253
9.1.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的相关知识254
9.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识图262
9.2.1读图的原则、方法及顺序262
9.2.2读图注意事项264
9.2.3电气施工图的识读技巧264
9.2.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识图实例265
9.3建筑电气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267
9.3.1电气设备安装工程267
9.3.2自动化控制仪表安装工程281
9.4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清单计量与计价示例283
思考题与练习题289
第 10 章刷油、绝热、防腐蚀工程的计量与计价290
10.1刷油、绝热、防腐蚀工程的基础知识290
10.1.1金属材料的腐蚀及防腐290
10.1.2衬里295
10.1.3管道及设备的保温295
10.2刷油、绝热、防腐蚀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297
10.2.1刷油工程计算规则297
10.2.2防腐蚀工程计算规则297
10.2.3手工糊衬玻璃钢工程计算规则298
10.2.4橡胶板及塑料板衬里工程计算规则298
10.2.5衬铅及搪铅工程计算规则299
10.2.6喷镀 (涂) 工程计算规则299
10.2.7耐酸砖、板衬里工程计算规则299
10.2.8绝热工程计算规则299
10.2.9管道补口补伤工程301
10.2.10阴极保护及牺牲阳极301
10.3刷油、绝热、防腐蚀工程清单计量与计价示例301
思考题与练习题307
参考文献308
8.1通风空调工程基础知识
8.1.1通风空调系统的组成及设备
8.1.1.1 通风系统的组成及设备
通风是指利用室外空气来置换建筑物内的空气,以改变室内空气品质的过程,通风系统就是实施通风过程的所有设备和管道的统称。
通风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
(1)提供建筑物内人员呼吸所需的氧气;
(2)稀释室内污染物或气味;
(3)排除室内工艺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并补充排除的空气量;
(4)取出建筑物内多余的热量,降低湿度;
(5)提供室内燃烧没备所需的空气。
按照空气流动的动力分类,通风可以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类。自然通风是指依靠室外风力造成的风压或室内外温差造成的热压使室外的新鲜空气进入室内,使室内的空气排到室外的过程。机械通风是指依靠风机的动力来向室内送人空气或向室外排出空气的过程。
机械通风系统主要由风机、空气处理设备、管道及配件、风口四部分组成。
通风系统主要设备:
(1)风机。风机是确保空气在系统中正常流动的动力源。风机主要分为离心风机、轴流风机和其他风机。
离心风机的空气流向垂直于主轴,它主要由叶轮、机壳、出风口、进风口和电动机组成。叶轮安装在电动机主轴上,随电动机一起高速转动。叶轮上的叶片将空气从进风口吸人,然后被甩向机壳,并由机壳收集,增压后由出风口排出。
轴流风机的空气流向平行于主轴,它主要由叶片、圆筒型出风口、钟罩形进风口、电动机组成。叶片安装在主轴上,随电动机高速转动,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沿圆筒形出风口排出。
其他风机主要有贯流式风机和混流式风机。
(2)风道。按风道所用的材料分金属风道和非金属风道。金属风道的材料有镀锌薄钢板、薄钢板和不锈钢板等。非金属风道的材料有玻璃钢、塑料、混凝土风道等。在新型空调中,也有用玻璃纤维板或两层金属间加隔热材料的预制保温板做成的风道,但造价较高。
按风道的几何形状分圆形风道和矩形风道两类。圆形风管常用于民用建筑的暗装、或用于工业厂房、地下人防的暗装管道。矩形风管易于布置,便于与建筑空间配合,且容易加工,因而目前使用较为普遍。
为了减少管道的能量损失,防止管道表面产生结露现象,并保证进入空调房间的空气参数达到规定值,风管要进行保温。
目前常用的保温材料有阻燃性聚苯乙烯或玻璃纤维板,以及较新型的高倍率的独立气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板。
风管的保温结构由防腐层、保温层、防潮层和保护层组成。防腐层一般为1~2道防腐漆。常用的保护层和防潮层有金属保护层和复合保护层两种。所用的金属保护层常采用镀锌薄钢板或铝合金板;而复合保护层有玻璃丝布、复合铝箔及玻璃钢等。
(3)风口。经过热湿处理的空气通过送风口送入室内,进行热湿交换后,空气通过回风口回到空调机组中再进行处理。
通风空调工程中所用的送风口的类型有格栅送风口、百叶送风口、条缝形百叶送风口、散流器、喷口、旋流送风口等。常用的回风口有网格式、固定百叶式和活动百叶式。
格栅送风口有叶片固定和叶片可调两种,不带风量调节阀,用于一般通风空调工程。百叶风口包括单层百叶风口和双层百叶风口,单层百叶风口可调节横向或竖向扩散角度,双层百叶风口可同时调节横向或竖向气流扩散角度,用于舒适性空凋或精度较高的工艺性空调。散流器有圆形散流器和方形散流器两种,常用于公共建筑的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空调。喷口有圆形、矩形、球形喷口,一般用于公共建筑和高大厂房的通风空调。
(4)风阀。风系统的阀门可分为一次调节阀、开关阀、自动调节阀和防火防烟阀等。其中,一次调节阀主要用于系统调试,调好后阀门位置就保持不变,如三通阀、蝶阀、对开多叶阀、插板阀等。自动调节阀是系统运行中需要经常调节的阀门,它要求执行机构的行程与风量成正比或接近成正比,多采用顺开式多叶调节阀和密闭对开多叶调节阀;新风调节阀常采用顺开式多叶调节阀;系统风量调节阀一般采用密闭对开多叶调节阀。
通风系统风道上还需设置防火防烟阀门。防火阀用于与防火分区贯通的场合。当发生火灾时,火焰侵入烟道,高温使阀门上的易熔合金熔解,或使记忆合金产生变形使阀门自动关闭。防火阀与普通的风量调节阀结合使用可兼起风量调节的作用,则可称为防火调节阀。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一般为70℃。防烟阀是与烟感器连锁的阀门,即通过能够探知火灾初期发生的烟气的烟感器来关闭风门,以防止其他防火分区的烟气侵入本区。排烟阀应用于排烟系统的管道上,火灾发生时,烟感探头发出火灾信号,控制中心接通排烟阀上的电源,将阀门迅速打开进行排烟。当排烟温度达到280℃时,排烟阀自动关闭,排烟系统停止运行。
8.1.1.2 空调系统的组成及设备
1.空调系统的分类
空气调节简称空调,是指为满足生产、生活要求,改善劳动卫生条件,采用人工的方法使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洁净度、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一定要求的工程技术。空气调节系统一般由空气处理设备和空气输送管道以及空气分配装置组成。根据需要,它能组成多种不同系统形式。在工程上应考虑建筑物的用途和性质、热湿负荷特点、温湿度调节和控制要求、空调机房的面积和位置、初投资和运行维修费用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理的空调系统。
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不同,空气调节系统可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和冷剂系统四种类型。
(1)全空气系统。全空气系统是指空调房间的负荷全部由经过处理的空气来承担。其基本工作流程是:空气从房间通过回风管道送至空调机房,在空调机房内将空气处理到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然后由送风管道通过送风口送至各房间。全空气系统分为送风系统和回风系统两部分,主要由送、回风管道、空气处理设备、风口及其他配件组成。
(2)全水系统。全水系统是指房间的负荷全部由水来负担,空调房间内设有风机盘管或其他末端装置。空凋制冷机组(或热源)将冷冻水(或热水)处理到合适温度,通过冷冻水(或热水)供水管送至各房间的风机盘管或其他末端装置,在末端装置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后,经冷冻水(或热水)回水管回到制冷机组(或热源)。冷却系统的任务是对制冷机组中的冷凝器进行降温。冷却系统可分为水冷系统和风冷系统两类,全水系统由冷热源、水泵、相关水处理设备、管路系统、室内末端装置构成。
(3)空气—水系统。空气—水系统是指空调房间内的空调负荷由空气和水共同负担的空调系统,通常是指带有新风系统的水系统,其主要设备包括新风机组、送风管道、空调冷热源、水泵、相关水处理设备、管路系统、风机盘管或其他末端装置。
(4)冷剂系统。冷剂系统也称为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是指空调房间内的空调负荷全部由制冷剂负担的空调系统。室外主机由压缩机、冷凝器及其他制冷附件组成。室内机则由直接蒸发式换热器和风机组成。室外机通过制冷剂管道与分布在各个房间内的室内机连接在一起。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分散安装的局部空调机组。例如普通的分体式空调器、水环热泵机组等都属于冷剂系统。日本的大金公司早开发出由一台室外机连接多台室内机的VRV(变制冷剂)空调系统,这种系统也是典型的冷剂系统。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厂家生产这种空调机组。
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可分为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和分散式空调系统。
(1)集中式空调系统。集中式空调系统的所有空气处理机组及风机都设在集中的空调机房内,通过集中的送、回风管道实现空调房间的降温和加热。集中式空调系统的优点是作用面积大,便于集中管理与控制。其缺点是占用建筑面积与空间,且当被调房间负荷变化较大时,不易调节。集中式空调系统适用于建筑空间较大,各房间负荷变化规律类似的大型工艺性和舒适性空调。
(2)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除设有集中空调机房外,还设有分散在各房间内的二次设备(又称末端装置),其中多半设有冷热交换装置(也称二次盘管),其功能主要是处理那些未经集中空调设备处理的室内空气,例如风机盘管空调系统和诱导器空调系统就属于半集中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主要优点是易于分散控制和管理,设备占用建筑面积或空间少、安装方便。其缺点是无法常年维持室内温湿度恒定,维修量较大。这种系统多用于大型旅馆和办公楼等多房间建筑物的舒适性空调。
(3)分散式空调系统。分散式空调系统是将冷热源和空气处理设备、风机以及自控设备等组装在一起的机组,分别对各被调房间进行空调。这种机组一般设在被调房间或其邻室内,因此不需要集中空调机房。分散式系统使用灵活,布置方便,但维修工作量较大,室内卫生条件有时较差。
2.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的组成
集中式空调系统是典型的全空气系统,它广泛应用于舒适性或工艺性空调工程中,例如商场、体育场馆、餐厅以及对空气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厂房中。它主要由五部分组成,进风部分、空气处理设备、空气输送设备、空气分配装置、冷热源。
(1)进风部分。空气调节系统必须引入室外空气,常称“新风”。新风量的多少主要由系统的服务用途和卫生要求决定。新风的入口应设置在其周围不受污染影响的建筑物部位。新风口连同新风道、过滤网及新风调节阀等设备,即为空调系统的进风部分。
(2)空气处理设备。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空气过滤器、预热器、喷水室(或表冷器)、再热器等,是对空气进行过滤和热湿处理的主要设备。它的作用是使室内空气达到预定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
(3)空气输送设备。它包括送风机、回风机、风道系统以及装在风道上的调节阀、防火阀、消声器等设备。它的作用是将经过处理的空气按照预定要求输送到各个房间,并从房间内抽回或排出一定量的室内空气。
(4)空气分配装置。包括设在空调房间内的各种送风口和回风口。它的作用是合理组织室内空气流动,以保证工作区内有均匀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洁净度。
(5)冷热源。除了上述四个主要部分以外,集中空调系统还有冷源、热源以及自动控制和检测系统。空调装置的冷源分为自然冷源和人工冷源。自然冷源的使用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人工冷源是指通过制冷机获得冷量,目前主要采用人工冷源。
空调装置的热源也可分为自然热源和人工热源两种,自然热源是指太阳能和地热能,它的使用受到自然条件的多方面限制,因而并不普遍。人工热源是指通过燃煤、燃气、燃油锅炉或热泵机组等所产生的热量。
3.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设备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空气处理设备、空气输送设备、室内空气处理末端设备、空气分配设备。
(1)空气处理设备。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热湿处理设备、空气净化设备、消声设备等。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常采用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即将空气热湿处理设备、净化设备、风机等组合在一起称为组合式空调机组或装配式空调机。组合式空调机组根据用户的需要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组合段,如空气过滤段、混合段、热湿段、风机段等。
1)空气热湿处理设备。热湿段一般包括空气热湿处理设备,如表面式换热器、加湿器、喷水室、电加热器、空气的加湿设备等。
2)空气净化设备。空调系统中使用的空气一般是由室外新风和室内回风两部分组成。新风因室外环境有尘埃而被污染,回风因室内人员的活动和工艺过程也受到污染。这些被污染的空气中所含的灰尘不仅有害于人体健康,影响到加热器和表冷器等设备的传热效果,而且还将妨碍某些工作和工艺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在空调系统中设置空气净化装置,将其中所含的一部分灰尘过滤掉。
根据过滤器的过滤效果,一般将其分为粗效、中效和高效过滤器三种。对室内空气中含尘浓度要求不同,所采用的空气过滤器种类也不同。
3)消声设备。当系统产生的噪声经过管道和房间衰减后,仍满足不了室内噪声标准时,需要增设消声器,以消除过大的噪声。目前空调系统中常用的消声器主要有阻性消声器、共振型消声器、膨胀型消声器、复合式消声器、消声弯头。
(2)空气输送与分配设备。中央空调系统空气输送与分配设备与通风系统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室内末端设备。系统的末端设备主要有风机盘管机组。风机盘管机组由风机和表面式热交换器组成。它使室内回风直接进入机组进行冷却去湿或加热处理。和集中式空调系统不同,它采用就地处理回风的方式。与风机盘管机组相连接的有冷、热水管路和凝结水管路。由于机组需要负担大部分室内负荷,盘管的容量较大,而且通常都是采用湿工况运行。
风机盘管采用的电机多为单相电容调速电机,通过调节输入电压改变风机转速,使通过机组盘管的风量分为高、中、低三档,达到调节输出冷热量的目的。
风机盘管有立式、卧式、等型式,可根据室内安装位置选定,同时根据室内装修的需要可做成明装或暗装。近几年又开发了多种形式,如立柱式、顶棚式以及可接风管的高静压风机盘管,使风机盘管的应用更加灵活、方便。
8.1.1.3 制冷机房设备及流程
1.冷源的分类
空气调节系统的冷源有天然冷源和人工冷源,天然冷源主要有地下水或深井水。对于大型空调系统,利用天然冷源显然是受条件限制的,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必须建立人工冷源,即利用制冷机不间断地制取所需低温条件下的冷量。
人工制冷设备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所用的制冷机也各不相同,有以电能制冷的,如用氨、氟利昂为制冷剂的压缩式制冷机;有以蒸汽为能源制冷的,如蒸汽喷射式制冷机和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等;还有以其他热能为能源制冷的,如热水型和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及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
2.制冷机房主要设备
(1)冷水机组。把压缩机、辅助设备及附件紧凑地组装在一起、专供各种用冷目的使用的整体式制冷装置称为制冷机组。目前,空调工程中应用多的是蒸汽压缩式冷水机组和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蒸汽压缩式冷水机组又分为活塞式、离心式和螺杆式三种;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可分为蒸汽型、热水型和直燃型三种。
(2)冷却塔。冷却塔的作用就是通过接触散热、辐射热交换以及蒸发散热而降低水温。根据通风方式有自然通风式、机械通风式、机械和自然联合式。自然通风式主要利用风和局部自然对流来散热,因此它的冷却能力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空调中常用的是机械通风冷却塔,它是利用风机造成空气快速流动而达到降低水温的目的。根据形状,冷却塔有圆形和方形之分。
(3)冷却水循环泵。用于空调水系统的水泵,一般多为离心水泵和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