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概论、流水施工原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程项目安全与环境管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本教材既体现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又兼顾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法、手段的实际可操作性,在各章编写了大量案例、习题和思考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土木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具有一定工程类相关背景的人员进行课程自学。
  齐宝库,沈阳建筑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管理分会理事,辽宁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具有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监理师、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目前,担任建设部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4项。主编出版《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工程估价》等书籍15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第 1 章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概论 
11.1项目与工程项目1 
1.1.1项目及其基本特征1 
1.1.2建设项目1 
1.1.3工程项目3 
1.1.4施工项目4 
1.2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内容5 
1.2.1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5 
1.2.2工程项目管理主体及工作内容5 
1.3工程项目质量、投资(成本)、进度控制之间的关系7 
1.3.1三项控制目标之间的对立关系7 
1.3.2三项控制目标之间的统一关系8 
1.4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8 
思考题9 
第 2 章流水施工原理102.1流水施工基本概念10 
2.1.1工程施工组织方式10 
2.1.2流水施工的技术经济效果12 
2.1.3流水施工的分级和表达方式12 
2.2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13 
2.2.1工艺参数13 
2.2.2空间参数14 
2.2.3时间参数16 
2.3流水施工的基本方式19 
2.3.1等节拍专业流水19 
2.3.2异节拍专业流水22 
2.3.3无节奏专业流水25 
思考题29 
习题29 
第 3 章工程网络计划技术303.1概述30 
3.1.1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的产生和发展30 
3.1.2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网络图31 
3.1.3工程网络计划的分类33 
3.2网络图的绘制34 
3.2.1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34 
3.2.2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40 
3.3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41 
3.3.1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41 
3.3.2单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45 
3.3.3关键线路的确定48 
3.4建筑工程网络计划50 
3.4.1施工网络计划的排列方法50 
3.4.2单位工程施工网络计划的编制51 
3.4.3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53 
3.5搭接网络计划55 
3.5.1基本概念55 
3.5.2搭接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57 
3.6工程网络计划的优化61 
3.6.1工期优化61 
3.6.2费用优化61 
思考题66 
习题66 
第 4 章工程项目管理组织694.1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概述69 
4.1.1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形式69 
4.1.2工程项目管理组织形式的选择70 
4.1.3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71 
4.2项目经理72 
4.2.1项目经理的素质72 
4.2.2项目经理的责、权、利73 
4.2.3项目经理责任制74 
4.2.4项目经理的选配74 
4.3项目经理部76 
4.3.1项目经理部的结构76 
4.3.2项目经理部的运作77 
4.3.3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制度78 
4.4项目的组织协调78 
4.4.1组织协调概述78 
4.4.2内部关系的组织协调79 
4.4.3近外层关系的组织协调79 
4.4.4远外层关系的组织协调81 
4.5项目团队82 
4.5.1项目团队的职责82 
4.5.2项目团队的建立83 
4.5.3项目团队精神83 
思考题84 
习题84 
第 5 章施工组织设计855.1施工组织设计概述85 
5.1.1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分类与作用85 
5.1.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内容与程序86 
5.2施工方案87 
5.2.1确定施工展开程序87 
5.2.2确定单位工程施工起点流向88 
5.2.3确定施工顺序90 
5.2.4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93 
5.3施工进度计划97 
5.3.1施工进度计划概述97 
5.3.2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和依据98 
5.3.3资源需要量计划的编制102 
5.3.4施工准备工作计划103 
5.4施工平面图104 
5.4.1施工平面图设计内容104 
5.4.2施工平面图设计的依据105 
5.4.3施工平面图设计的原则105 
5.4.4施工平面图设计的步骤106 
5.5施工组织设计实例111 
5.5.1工程概况和特点111 
5.5.2施工方案113 
5.5.3施工进度117 
5.5.4质量和安全措施124 
5.5.5降低成本措施124 
5.5.6施工平面图125 
5.5.7环境保护措施126 
思考题127 
习题127 
第 6 章工程项目进度控制1316.1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工作内容131 
6.1.1施工准备阶段的进度控制131 
6.1.2施工阶段进度控制133 
6.1.3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进度控制134 
6.2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方法134 
6.2.1横道图进度计划实施中的控制方法134 
6.2.2网络进度计划实施中的控制方法136 
6.2.3S形曲线控制方法138 
6.2.4香蕉曲线控制方法142 
思考题143 
习题143 
第 7 章工程项目成本控制1457.1工程项目成本概述145 
7.1.1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145 
7.1.2工程项目成本的含义146 
7.2工程项目成本计划150 
7.2.1工程项目成本预测150 
7.2.2目标成本的确定151 
7.2.3工程项目成本计划表152 
7.3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实施153 
7.3.1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153 
7.3.2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154 
7.3.3工程变更和索赔的管理154 
7.3.4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155 
7.4工程项目成本的分析与考核159 
7.4.1工程项目成本分析的内容159 
7.4.2工程项目成本分析的依据160 
7.4.3工程项目成本分析的方法161 
7.4.4工程项目成本考核163 
思考题164 
习题164 
第 8 章工程项目质量控制1668.1概述166 
8.1.1基本概念166 
8.1.2工程项目质量特点167 
8.1.3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目标分解167 
8.1.4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主体169 
8.1.5工程项目质量影响因素170 
8.1.6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原理172 
8.2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172 
8.2.1PDCA循环172 
8.2.2质量管理常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工具174 
8.3质量管理体系标准182 
8.3.1标准的基本概念182 
8.3.2ISO 9001:2015的基本内容182 
8.3.3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184 
8.3.4质量认证184 
8.4工程项目质量的经济性186 
8.4.1质量成本法186 
8.4.2过程成本法189 
8.4.3质量损失法189 
思考题189 
习题190 
第 9 章工程项目安全与环境管理1929.1工程项目安全管理192 
9.1.1安全管理的概念与工作程序192 
9.1.2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193 
9.2施工现场环境管理199 
9.2.1空气污染的防治200 
9.2.2施工现场水污染的防治201 
9.2.3施工现场的噪声控制201 
9.2.4施工现场固体废物的处理202 
9.2.5施工现场“四节一环保”标准203 
9.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203 
9.3.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总体结构204 
9.3.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204 
9.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207 
9.4.1《环境管理体系》的总体结构208 
9.4.2《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208 
9.5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212 
9.5.1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流程212 
9.5.2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213 
思考题213 
第 10 章工程项目竣工验收21410.1概述214 
10.1.1工程项目竣工与竣工验收的概念214 
10.1.2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主要任务和意义214 
10.1.3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范围和依据215 
10.2工程项目竣工质量验收215 
10.2.1单位(子单位)工程竣工质量验收216 
10.2.2对工程项目质量不符合要求时的处理规定220 
10.3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要求221 
10.3.1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时间221 
10.3.2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应具备的条件221 
10.3.3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程序222 
10.4工程项目竣工文档资料管理224 
10.4.1工程文档资料的主要内容224 
10.4.2竣工图225 
10.4.3工程文档资料的验收与移交226 
10.4.4工程保修与回访227 
10.5工程项目总结与综合评价229 
10.5.1工程项目经验总结229 
10.5.2工程项目综合评价229 
思考题231 
参考文献232
	
 
  为了说明虚工作的作用,再举一个例子:设某项钢筋混凝土工程包括支模板、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三项施工过程,根据施工方案决定分三个施工段流水作业,试绘制双代号网络进度计划。
  首先考虑在每一个施工段上,支模板、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都应按工艺关系依次作业,逻辑关系表达如图3-6所示。
  再考虑通过增加虚工作的方法。将支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这三项施工过程在不同施工段上的组织关系连接起来,图3-6将变成如图3-7所示的双代号网络图。
  在图3-7中各项工作的工艺关系、组织关系都已连接起来。但是由于扎1与扎2之间的虚工作的出现,使得支3也变成了扎1的紧后工作了;扎3与浇1的关系也是如此。事实上,支3与扎1和扎3与浇1之间既不存在工艺关系,也不存在组织关系。因此图3-7是存在逻辑关系表达错误的网络图。应该在支2和扎2的后边再分别增加一个横向虚工作,将支3与扎1和扎3与浇1的连接断开,再将多余的竖向虚工作去掉,形成正确的网络图,如图3-8所示。
  (2)网络图中严禁出现从一个节点出发,顺箭头方向又回到原出发点的循环回路。
  如图3-9a所示的网络图中,有两条循环回路。条从节点①出发经过节点②和节点④又回到节点①,形成了一个循环回路,第二条从节点②出发经过节点④和节点⑤又回到节点②,形成了另一个循环回路,这在双代号网络图中是不允许的,正确画法如图b所示。
  图3-9循环回路的画法
  (3)在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带有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
  如图3-10所示,(a)为带有双箭头的连线,(b)为无箭头的连线,这在双代号网络图中也是不允许的。
  图3-10错误的箭杆画法
  (4)在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没有箭尾节点和没有箭头节点的箭线。
  如图3-11所示,(a)为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b)为没有箭头节点的箭线。这样的箭线是没有意义的。
  (5)在一张网络图中,一般只允许出现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多目标网络计划除外)。
  如图3-12所示,存在多个起点节点和多个终点节点,这是不允许的。
  图3-12有多个起点节点和多个终点节点的网络图
  (6)当网络图的起点节点有多条外向箭线或终点节点有多条内向箭线时,为使图形简洁,可用母线法绘制,即:将多条箭线经一条共用的垂直线段从起点节点引出,或将多条箭线经一条共用的垂直线段引入终点节点。
  如图3-13所示,竖向的母线段宜绘制得粗些,对于特殊线型的箭线,如粗箭线、双箭线、虚箭线、彩色箭线等,可在从母线上引出的支线上标出。这种方法仅限于无紧前工作的工作和无紧后工作的工作,其它工作是不允许这样绘制的。
  (a)(b)
  图3-13母线画法
  (7)在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同样代号的多项工作。
  如图3-14(a)所示,砌隔墙和埋电线管两项工作有同样的代号,这里是不允许的。如果它们的所有的紧前工作和所有的紧后工作都一样的话,可采用增加一项虚工作的方法来处理,如图3-14(b)、3-14(c)所示。这也是虚工作的又一个作用。
  图3-14同样代号工作的处理
  (8)在网络图中,应尽量避免箭线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采用暗桥法、断线法、指向法等方法表示,如图3-15所示。
  (a)过桥法;(b)断线法;(c)指向法
  图3-15交叉箭线的处理方法
  2.网络图节点编号规则
  绘制出完整的网络图之后,要对所有节点进行编号。节点编号原则上来说,只要不重复、不漏编,每根箭线的箭头节点编号大于箭尾节点的编号即可。但一般的编号方法是,网络图的个节点编号为1,其它节点编号按自然数从小到大依次连续编排,后一个节点的编号就是网络图节点的个数。有时也采取不连续编号的方法以留出备用节点号。
  3.双代号网络图绘制示例
  绘制网络图的一般过程是:①绘制网络图之前,首先收集整理有关该网络计划的资料,明确工作任务划分及其逻辑关系;②根据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绘图规则,从起始节点开始,从左到右依次绘制网络计划的草图;③检查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网络图的绘制是否符合绘图规则;④整理、完善网络图,使网络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⑤对网络图各节点进行编号。绘制草图时,主要注意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正确表达,要正确应用虚工作,使应该连接的工作一定要连接,不应该连接的工作一定要断开;初步绘出的网络图往往都比较凌乱,节点、箭线的位置和形式很难合理,这就需要进行整理,使节点、箭线的位置和形式合理化,保证网络图条理清晰、美观。
  例3-l已知各项工作的逻辑关系如表3-3所示,试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表3-3工作逻辑关系表
  解:(1)根据双代号网络图绘制规则制草图,如图3-16所示。
  图3-16双代号网络图(草图)
  (2)整理成条理清晰、布置合理,避免箭线交叉,无多余虚线和多余节点的网络图,如图3-17所示。
  (3)节点编号,如图3-17所示。
  图3-17双代号网络图
  例3-2已知各项工作的逻辑关系如表3-4所示,试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表3-4工作逻辑关系表
  解:(1)绘制草图,如图3-18所示。
  图3-18双代号网络图(草图)
  (2)网络图整理并进行节点编号,如图3-19所示。
  图3-19双代号网络图
  3.2.2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1.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与双代号网络图基本相同。单代号网络图的逻辑关系的表达方法见表3-2。当网络图中出现多项没有紧前工作的工作节点和多项没有紧后工作的工作节点时,应在网络图的两端分别设置虚拟的起点节点和虚拟的终点节点,如图3-20所示。虚拟的起点节点和虚拟的终点节点所需时间为零。当只有一项没有紧前工作的工作节点和只有一项没有紧后工作的工作节点时,就不宜再设置虚拟的起点节点和虚拟的终点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