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解决设计形态造型的方法论问题,书中设有大量设计造型思维方式的训练内容,为读者建立抽象思维方式和审美奠定基础。本书共5章内容,第1章从观察方式入手,将读者从传统的焦点透视中解放出来,建立全新的思维和审视角度,然后在具象和抽象之间的反复练习中建立抽象的形式美感。第2章,在对抽象的造型进行了一定的阐述之后,引导读者对抽象的造型元素进行系统的掌握,即对点、线、面要有相对准确的认识,要掌握造型元素的概念和基本特点。第3、4章是对空间和时间的讲解,其中从空间的深度和空间的平面布局入手对空间进行造型表现,对时间的表现是一个相对较难的课题,该书提出了几种表现时间的方法。第5章通过对通感造型的讲解、练习,为建立联觉的审美表现打下基础。
本书可作为艺术设计各个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也适用于设计工作从业人士参阅,并对设计爱好者、业余学习者的钻研有较大帮助。
刘栋,福建农林大学,讲师,1998~2002年,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获学士学位;
2002年至今,工作于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
2009年,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13~2015年,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2002年起,长期从事基础教育方面的教学,教授设计素描、设计色彩、速写、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基础课程。
目前“设计形态造型”课题的研究已经列入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编号:JAS150219)。
该书是对十几年基础造型教学的总结,系统地提出基础造型的教学思路和理论体系,对当代的设计基础教育存在的缺陷有着深刻认知,并且本课程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绪论
一、设计形态造型的含义 002
二、设计形态造型的基本特点 003
第一章 设计形态造型的方法
第一节 建立多角度多层面运动的观察方式 006
一、按空间位置的变化进行观察 006
二、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观察 008
三、按事物呈现的层次进行观察 009
四、观察方法的具体要求 010
课题研究 012
课后作业 012
第二节 从具象过渡到抽象 019
一、抽象艺术的诞生及含义 019
二、抽象艺术的特点 020
三、从具象到抽象的思维与方法 021
课题研究 023
课后作业 023
第三节 抽象元素多种形式的表达 029
一、抽象元素的多种形式 029
二、抽象形式的表达 032
课题研究 034
课后作业 034
第四节 掌握不同的抽象设计语言 042
一、不同的抽象语言 042
二、抽象语言的多元化应用 047
课题研究 049
课后作业 049
第五节 解构与重构 054
一、解构与重构的概念 054
二、解构与重构的方法 056
课题研究 057
课后作业 057
第六节 抽象元素的解析 062
一、抽象元素的基本形式 062
二、抽象元素的变形 063
课题研究 065
课后作业 065
第二章 抽象的基本造型元素
第一节 点造型 074
课题研究 077
课后作业 077
第二节 线造型 084
一、线的艺术特点 084
二、线的造型美感 086
三、线与线之间的关系语言 088
四、线与色彩之间的关系语言 089
课题研究 090
课后作业 090
第三节 面造型 096
一、面在空间里的造型关系 097
二、面的三原形 097
课题研究 099
课后作业 099
第三章 空间造型
第一节 空间造型的特点 106
第二节 空间造型的表现方法 107
一、空间深度的表现方法 107
二、空间布局的表现方法 109
课题研究 111
课后作业 111
第四章 时间造型
第一节 时间成为艺术的主题 120
第二节 时间造型的特点及其表现方法 122
一、时间造型的特点 122
二、时间造型的表现方法 125
课题研究 127
课后作业 127
第五章 通感造型
第一节 通感的概念及特点 136
一、通感的概念 136
二、通感的特点 137
第二节 通感造型的表现方法 137
一、将听觉转化成视觉 137
二、将触觉转化成视觉 138
课题研究 139
课后作业 139
参考文献